农业部消息,截至今年3月,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目前我县也属于红火蚁分布和危害区域。认识红火蚁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非常凶猛的入侵物种,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和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之一,以其难以防治而得名。
危害主要表现在:
习性凶猛:
红火蚁有很强的攻击性,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
繁殖力强:
红火蚁繁殖能力很强,从产卵到成虫也就是一个月左右,蚁后每天可以产卵近千枚。
食性杂:
红火蚁的食谱很广,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可以作为红火蚁的食物。他们可以攻击昆虫、无脊椎动物以及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动物。
竞争力强:
红火蚁天敌不多,作为入侵物种,往往容易扩散。
红火蚁的危害
红火蚁对人类、动植物及整个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造均能造成危害。
对动植物及生态的危害:红火蚁可取食作物种子、幼芽、根系、果实,造成作物减产;大量捕食其他小动物,如刚刚孵化的小鸟、节肢动物和蚯蚓等,造成部分物种减退或消亡,破坏生态环境。
对基础设施的危害:红火蚁损坏基础设施,可危害供电设备、电信设备和堤坝等。啃咬电线会经常造成电线短路甚至引发小型火灾。
对人体危害:对大多数人而言,红火蚁的攻击只会发生局部红肿伴着如火灼伤般的疼痛,随后数小时会有非常痒的无菌性脓泡出现,如灼伤红肿,并出现白色的小脓泡,二至三周才会恢复。如果脓泡被抓破,则常常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并易转变为蜂窝组织炎及败血症。少数人在咬伤处附近会有变红及硬块般的皮肤反应,红一周后才会消失。少数体质敏感的人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如果被叮咬太多处,则可能会有危及生命的全身性毒性发作,病患可能会有全身抽筋、泛发性血管内凝固病变、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出现,甚至发生死亡。
城市居民:在公园或者外出游玩时,要注意不要往草丛靠近,注意草坡上隆起凸出的地方要远离,那很可能是红火蚁的蚁穴。
钓鱼人士:是最容易被攻击的一类。若一定要去河边钓鱼,必须要全面武装,穿好长靴和长衣裤戴好手套,以免河边田地里的红火蚁爬到身上。
农民:如果危及庄稼作物就要购买专门驱除红火蚁的药物了。
贪玩的小孩子:特别要管制好,别乱捣坏红火蚁巢。否则,会有成千上万的红火蚁倾巢而出,快速爬到手上和脚上。
注意:在有红火蚁侵害场所的地区作业时,要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上衣、长裤、袜子及高筒水鞋,鞋外周可环绕涂上凡士林;尽量避免捅蚁巢;若发家中有蚁活动,可用杀虫药水喷杀蚁虫。蚁巢一旦受到干扰,红火蚁迅速出巢发出强烈攻击行为。所以当我们看到红火蚁的巢穴时,必须要比看见蜂窝还要警惕,务必要尽快远离!
除治方法
一、辛硫磷灌巢法。先将农药按照推荐比例配制成药液,灌药液时可用木棍或其它工具在蚁巢上开个口,将药液顺着开口灌入,药液量10公斤左右,要保证蚁巢底部的红火蚁也能接触到药液。见效快,但费工费时。针对单蚁巢防治,应急防控时使用最好,特别是在公园、学校、医院等地。常用药物有幸硫磷、高效氯氰菊脂等。
二、毒饵法。采用红火蚁专用饵剂(主要成分为茚虫威)防治红火蚁。饵剂施用方法:在距离蚁巢50-100厘米处将饵剂作坏状撒施,根据蚁巢大小每个20-50克,饱和式投放,宁滥勿缺。常用的红火蚁克星、灭红火蚁饵剂、舒绝杀蚁饵剂等。
高密度区域全面撒施,低密度区域局部点施。一个月投放一次毒饵,连投两次,不死的再用触杀粉剂扑杀。注意撒施饵剂时不要扰动蚁巢,以免蚁群将蚁后转移。饵剂使用应在地表25度以上,预计8—12小时无雨,地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进行 ,高温季节应在上午或傍晚进行。饵剂的毒性不会立马生效,要15到30天左右才能见效,使用方便,能杀死蚁群的大部分。但大面积撒施用药量大。无论哪种防治方法,单次处理都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效果。需要群防群治,多次施药,长期监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取水方便的地区,可以采用灌巢的方法,见效快,防控效果好;而对于荒坡、荒地,远离水源的山地等,最好用两步法处理,即先用饵剂诱杀,再用粉剂扑杀。每年3~5月、9~10月使用可达到80%以上的防效,连续处理直至灭除红火蚁为止。
温馨提示
如果不小心被咬怎么办?
万一被红火蚁咬伤,一定要及时处理!
清洗:用洗手液或肥皂水清洗针刺部位皮肤,并轻轻挤出伤口的毒液。
冷敷:用冰块对被针刺的部位进行冷敷,缓解瘙痒。
涂抹药膏:一般情况,可用皮炎平、皮康霜等含类固醇的药膏局部涂抹。
口服药物:若多部位受伤或出现全身症状时,必须在医生诊断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组织胺药剂,以缓解瘙痒与肿胀的症状。
如果你出门游玩时
在路边、草地、公园、山坡…
看到这种小土堆
千!万!别!踢!
千!万!别!碰!
千!万!远!离!
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