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永仁县2023年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实施面积达4万亩,覆盖永定镇、莲池乡、宜就镇、猛虎乡4个乡镇11个村委会,将助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升级,有效改良土壤、优化水利格局,大幅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永仁县现代农业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猛虎乡麻地村民小组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多台大型推土机行驶在田地间,将土地深深翻起,被挖出的黄土堆积成小山,等待回填到平整好的田地中去,放眼远眺,大块已平整的田地如平原一般延伸。
云南鸣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现场技术员 陈云川说:“这里是麻线田田地整治的现场,共119亩,现在正在施工的田块整治,田块平整施工工序,后续还有配套的灌溉沟渠、机耕路等工程,计划工期在5月20日以前完成。”据当地村民介绍,曾经这里是一块“碎土地”,无法使用机械耕作,每年翻地都需要大量人手,成本高,效益有限。

永仁县猛虎乡阿里地村支委委员、村委委员 钟俊文说:“改造这片土地以前是一个河湾,都是小田,不连成片,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来了,争取把这片小田变大田,以后就可以用大型机械来耕种,减少劳力,方便群众。”
而在宜就镇玉碗水村,已经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的田地方圆百里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曾经七零八落的土地如今“化零为整”,村民高汉富正在地里使用耕种机器机械化覆膜。高汉富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之前,农田大多碎片化,农民种植主要靠人力,10多人共同辛苦一天也只能完成一块土地的种植,非常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后,机耕路开通,耕种机器能够直接开到地里,再接通水管,几个人一上午就能完成几块地的种植。

永仁县宜就镇玉碗水村村民小组长高汉富说:“以前土地小块小块的,碎土地机器进不来,我们自己耕种;现在通过工程,土地成片,上个月我们几家一起买了耕种机器,人工节约一半以上,我觉得真是太好了。”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是永仁县积极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快了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增强了抗灾减灾能力和发展后劲,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民致富步伐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优化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永仁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人李云裳说:“下步,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2023年增发国债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