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栗子香,金秋时节板栗黄,又到了新鲜板栗上市的季节。眼下,永仁县维的乡的万亩板栗喜获丰收,小小板栗树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鼓起了果农的“钱袋子”。

走进维的乡大保关村,道路两旁尽是挂满果实的板栗树,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在板栗种植大户殷万许的70多亩板栗园里,个大饱满的栗蓬挂满枝头,殷万许正忙着采收成熟掉落的板栗。

维的乡大保关村板栗种植大户 殷万许说:“我家这一片板栗,去年的产量是16吨,一吨合着1万左右,今年通过剪枝,产量可能要增加到20吨左右。”
据殷万许介绍,为了促进板栗的提质增效,维的乡2023年邀请迁西板栗“乡土专家”史正宽来给全乡的板栗种植户传授“凤尾枝”修枝整形管理技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殷万许将自家的栗园全部进行“凤尾枝”修枝整形,没想到,“整形”后的果园不仅没有减产,板栗的产量和质量反而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维的乡大保关村板栗种植大户 殷万许说:“绒枝会挡光,还会抢走营养,要剪掉,老枝不会结果实,也要剪掉。”

在维的乡么吉利村板栗收购站,板栗筛选机器轰鸣,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板栗筛选。从农户们手中收购来的一袋袋板栗被传送带运入机器中,出来时已经被分类成不同的规格,经过工人们封装后发往全国各地。

成都收购商 邓祥元:“我来么吉利收购板栗7、8年了,每年要收5、6百吨,这里的品质好,我主要销往成都各地。通过去年的修枝整形,今年各方面都挺好的,市场上销售出去的评价也挺好的。”
2024年,永仁县板栗种植面积达10.4万亩,预计产量1.8万吨,产值1.75亿元以上。截至目前,维的早、富嘟呢等3个板栗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永仁黑板栗、永仁黄板栗两个品种被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永仁云腿板栗酥、即食板栗仁等一系列特色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板栗产业已经成为永仁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