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是要压实意识形态工作“四种责任”,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一、坚持问题导向,研判安全生产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隐患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事业成败、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人民福祉,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和把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在意识形态领域交锋中立于不败之地,前提是要冷静思维,找准工作中的症结,修正错误,发扬传统,自我革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当前,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意识形态领域仍不平静,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一是研判不够。当前,正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发展要安全是当前的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围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环境这一主线,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不容忽视。二是排查不够。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些可以预见,各类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很可能呈明显上升的态势。一旦应对处置不当,极易引发连锁反应,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重大考验。三是认知不够。意识形态工作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特别是在安全生产领域,不少同志认为意识形态工作不重要,很空洞,没抓手,是高层和从事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的事,与安全生产相距甚远。认识上的模糊性导致的工作实践上的局限性,表现在政策执行、职能履行、工作落实中,政治站位不高,群众观念不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变形,影响到群众的“三感”,群众不满意。四是重视不够。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实践中,由于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到位,第一议题制度执行不到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缺少高瞻远瞩,意识形态工作常表现在“纸上谈兵”。存在片面追求安全生产业务工作,忽视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一手软,整个意识形态工作显得较为疲软和被动。五是武装不够。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学习不深入,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等仅仅注重表面文章,没有将学习成效作为一项硬性规定,作为一项绩效考核内容。意识形态方面的阵地建设不完善,未充分利用理论阵地、舆论阵地、文化阵地、网络阵地等。
二、落实“四种责任”,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总结成绩,分析存在问题,落实好意识形态的:党委(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党委(党组)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每个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的四个责任,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紧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时俱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担负统一领导、直接主抓、全面落实的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确保任务落实。
——紧抓舆论引导,坚持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密切关注疫情之下重要时间节点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树牢干部理想信念。密切抓好舆情监测工作,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等阵地,及时发布突发事件和公众关注的热点信息,妥善回应公众质疑。
——紧抓风险管控,严格各级各类阵地管理。紧扣工作实际,弘扬传统意识形态阵地。紧跟时代脉搏,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本单位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机制。
——紧抓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意识形态氛围。抓好常态化学习教育,始终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视为首要任务来抓。制定措施督促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治培训和普法宣传,采取防灾减灾网络公开课、“防灾减灾宣传周”线上互动体验、小手拉大手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等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提升应急管理部门法制工作水平和安全生产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