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铿锵前行,唯有只争朝夕,方能不负韶华,谋新篇踔厉前行,做而言不如起而行。2023年永仁县应急管理局将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聚焦新要求,迎接新挑战,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预防为主、应急为重、管理为要,守正创新,严格履职担当,防范重大风险,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为主线,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防灾减灾救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提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水平,围绕“一港三园”建设的大局,落实应急管理“619”工作措施(6项重点工作19条措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步伐,续写应急管理工作新篇章,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聚力担当作为,落细安全责任。一是教育学习走在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二是落实责任走在前。推动党委政府安全生产领导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把安全生产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完善2023年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建立完善重大安全风险会商研判机制。三是安全监管走在前。修订完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推动职责交叉、联系紧密的有关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整治大检查”行动,推动问题隐患动态“清零”。四是提升质效走在前。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利用第三方机构安全技术资源,组织专家入企会诊、巡诊、座诊,提高安全监管执法频率和效率,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聚力安全防治,夯实安全基础。五是抓落实。持续深入推动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措施和省69条、州100条、县102条举措,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牢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六是抓管控。强化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全力抓好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范、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大型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学校、医院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七是抓整治。切实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县安委会办公室按月、按季度牵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八是抓创建。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促进企业安全达标升级,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九是抓检查。强化督导检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督导检查,在重点时段关键节点要加密督查,采取行政执法、联合执法、随机抽查等形式严格监管力度,形成治理监管闭环。
——聚力以防为重,抓实防灾减灾。十是强规划。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工作,草拟制定《永仁县自然灾害会商制度》、《永仁县重特大暴雨预报预警信息处置工作方案》等,落实防灾减灾工作。十一是抓演练。牵头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类应急预案,编制极端天气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县级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演练。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安置点建设,全面提升救灾能力。十二是常研判。常态化落实每周、每月定期分析研判、重点时段专题研判、突发情况紧急研判、中长期集中研判等综合会商机制。十三是查隐患。切实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针对水库、重点河段、山洪灾害危险区、水电站、交通设施、城市防洪排涝、地质灾害、尾矿库、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和重点设施,精心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拉网式的汛前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聚力重点攻坚,筑牢安全底线。十四是精准风险隐患底数。打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评估区划”攻坚战。按照国务院普查办统一部署,完成一省、一区、一县三级单灾种和综合评估区划,全面摸清全县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行业领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基础数据库,编制形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十五是严格精准监管执法。加快推进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监管执法专业力量和执法装备。持续加强和规范安全监管执法,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干部监督信息沟通、失职问责线索移交等制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采取“双随机”、“四不两直”、“暗查访”等方式开展监督执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聚力执法监管,守牢安全红线。十六是强化“打非治违”。深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9号令《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制定《永仁县应急管理局2023年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完善权责清单,在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和关键敏感期执行“三个一律”要求,严准狠实推进“打非治违”,采取约谈督办、联合惩戒、关停处罚、通报曝光等形式,严惩非法和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十七是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建设,突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工贸等重点领域33家企业监管,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互联网+企业安全”监管工作。
——聚力灾害防范,筑牢安全屏障。十八是抓好统筹协调。督促各乡镇、各相关部门抓好水库、堤防、电站等重点工程设施和在建涉水施工项目防洪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防汛工作。牵头相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防汛等督查检查。坚持防抗救一体化,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震和地质灾害防御主动战。十九是推进示范创建。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知识宣教,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