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突出抓好取水水源动态管理,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结合实际抓好水利工程蓄水、储水工作,全力保障各类用水需求。严格执行计划供水,优先保障学校、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关乎民生的重点供水对象的用水需求。加强人饮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全面杜绝管道跑冒滴漏,超范围、扩大化供水。
二是突出调蓄保供,保障支柱产业发展。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在留足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安排好生态、工农业生产用水,保障全县粮食生产、烟草、蔬菜、蚕桑、林果等经济作物的用水。精细化管理好辖区可用水量,以水定地、以水定产,联合多部门统筹协调抓好全县作物种植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抓好抗旱减灾工作。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强化监管,严格执行供水审批制度,合理调度水资源。突出粮食安全和人畜供水短板,夯实应急供水保障措施,对供需不平衡,供水有困难的地区进一步细化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等保供方案。扛实抗旱保供水、抗旱减灾责任,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旱情发展趋势,落实专人负责统计、核实灾情,确保上报数据的准确性严谨性,认真做好旱情统计上报和抗旱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为全县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是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惜水节水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切实把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宣传到户、到人,广泛动员发动群众共同参与节约用水,通过节水、限水等措施合理减少供水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抗旱保供水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