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古称苴却,地处“云南北大门”,被誉为“中国阳光城”。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历来灾害多发频发,年均受灾人口5.12万人次,年均经济损失5642.86万元。永仁县立足战备,着眼平时,整合资源和力量,完善快速应急处突机制,平战结合有效衔接“救”与“治”,实现应急救援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有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基层综合治理水平。
“多维度”力量整合 “一盘棋”做实“谁来管”
围绕“建、管、训、用、保”五个环节“多维度”力量整合,推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需要、敢打必胜”基层救援和综合治理常备力量。一是强化“专兼结合”常备力量。以“1+1+N”模式整合力量,依托县专业森林防灭火队和县消防救援大队整合组建永仁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整合形成骨干队员60人、专职人员22人。以19个成员单位组建239人的应急力量救援队伍常备基础力量。建立“产业工人”应急队伍小分队26人,有应急救援任务时按派单工作。整合应急、森林防灭火等骨干力量,组建7个乡镇综合救援服务中心115人。全县共有“专兼”应急和综合治理筹备力量3108人。二是构建“网格+应急”治理模式。探索“全灾种,大应急”格局“3+135”快速反应机制:构建“10分钟、30分钟、50分钟”135应急响应圈、建立“第一时间预警、三队合一应急、五级联动处突”的135应急响应机制、健全“10分钟信息到人、30分钟精准核报、50分钟应急处置”。135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到快速应急反应。以党建为引领,在全县以村民小组或党支部(党小组)为基础网格,划定738个网格,其中:县级网格1个,乡镇级网格7个,村(社区)网格63个,村民小组网格705个,建立“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方案、第一职责”的四位一体应急第一响应人体系。其中:县级网格1个321人,乡镇级网格7个115人,村(社区)网格63个2672人。三是着力“六个统一”规范建设。整合资金1411万元,做到“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建设标准”“三个统一”。建好应急救援队伍一本账、保障一本账、物资一本账。规范化建设办公和训练场所24560平方米,其中:县级14348平方米;7个乡镇10212方米;应急救援车辆31辆。明确10类库室建设标准,统一外观标识和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执勤车辆、防护装备最低配备标准。建立专门器材装备库,落实专人管理,整合原有车辆装备器材,进行统一调配使用。
“复合型”机制联动 “一股绳”协同“怎么管”
树立“大安全、大应急”理念,建设以“应急值守、预测预警、协同联动、指挥调度”为主的实行平战结合的综合信息指挥功能,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全链条、跨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一是健全日常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平战”调度模式,日常履行服务职能,“战时”执行应急任务,所有指令通过应急指挥中心一条线来应急。制定出台接令出勤、现场检查、物资管理、联勤会商等管理制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开展多形式的应急演练,不断提升队伍综合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加强日常组训、岗前集训、驻队轮训、视频培训、比武促训,不断提升基层末端力量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实行日常组训、岗前集训、驻队轮训、视频培训、比武促训“五训”模式。二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综合救援队伍与辖区内重点企业、单位、村(社区)的应急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联动拉练。同时将乡镇综合救援队伍纳入统一救援指挥平台,在应急响应期间实现统一调度。链接县级19个成员单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架构。县、乡、村、组、户五级按照10分钟应急圈,分层次逐级建立3级微信、QQ群等快速信息发布平台。三是制定考评奖励机制。制定出台救援队伍考核办法,将日常表现和应急救援实绩作为队伍考核评先和资金补助的重要依据。注重救援队伍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挖掘、宣传,增强救援队员集体荣誉感和认同感。实现“风险告知、灾情预警、联防联控、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和防范相关区域和相关风险的应急处置。
“清单化”时间换薪酬 “一条链”破解“留不住”
战斗力是关键,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确保队伍招得来、在得住、能战斗。一是时间换薪酬。队员每月上班20天,10天时间鼓励创业,筹集资金50万元,为队员创业保障资金。与金融部门合作,为队员创业提供贷款支持。二是清单化培训。组织专业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典型、农村致富能手等师资力量,对应急救援队员开展种养、餐厨、维修、加工等适用技术培训,让队员掌握一技之长。三是标准化运作。制定救援队伍管理规范,明确森林扑火、事故处置及其他应急处置等工作职责。以劳养伍,通过招商引资、加工产品、联系企业打工等实现创收,参与“四美乡村”建设,参与永定、莲池、宜就、维的、猛虎等42个村(社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四是精细化服务。幸福里社区、工信企业、住建在建企业用工机制、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机制、保安公司用工机制,依托永攀物流港等全县在建项目建设,在有用工需求时,优先聘用应急救援常备力量人员,从而增加救援队伍人员收入来源。基层应急队伍人均月工资不低于4500元。
“扁平化”统一指挥“一张网”确保“管得好”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原则,把应急管理、森林消防、消防救援“三网合一”,建设扁平化指挥体系。一是指挥平台“一张网”。整合气象、自然灾害、森林防灭火、应急视频会商等多个信息系统,建设“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立物资保障分中心,实现对物资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明确指挥责任主体,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响应迅速应急指挥体系。二是指挥系统“一条线”。把现有末端救援力量的各类系统接入综合应急救援系统,将“雪亮工程”“天保工程”、119指挥调度平台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接入指挥中心,构建远程视频指挥调度体系。信访、社会治理、应急综合指挥系统可以视频直接调度到村委会书记或者主任(APP系统)自然灾害应急系统等现代化指挥系统。三是指挥调度“一指令”。接到突发应急事件报告后,由县人民政府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应急指令由县政府办公室发出。县应急局根据县人民政府应急指令,具体执行应急队伍调度、应急装备协调、应急物资组织和与上级应急部门的汇报协调等工作。今年以来联动支援外县森林防火2批42人(次),联动控制居民火灾35场次,开展应急救援3次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