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古称苴却,地处“云南北大门”,被誉为“中国阳光城”。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是出滇入川要塞,成昆铁路、京昆高速穿境而过,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历来灾害频发,年均受灾人口5.12万人次,经济损失5642.86万元。永仁县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坚守红线底线思维,坚持“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全年防震、天天抓安全、日日查隐患、时时防风险”,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闻令而动,有急必应,铁肩担“使命”,坚决扛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护云南北大门的神圣职责,书写了应急管工作新篇章。全县连续7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防汛减灾“零伤亡”,2022年防火期实现了“无火”目标,直管的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连续7年“零事故”。
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 锤炼担当务实的应急铁军
应急管理部门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必须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要想把工作干好,首先要有一支对党忠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目标明确的队伍,才能推进整体工作领先领跑。
——聚焦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激活内生原动力。致力把控队伍“思想”,务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六个年”,“十个一警示教育”、“清廉永仁”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着力“两个责任”“两个革命”“六廉应急建设、应急大讲堂、六比六看六争”工作落实落地,健全完善《应急值班值守》《每天工作进展报告制》《绩效考核评价制》《干部职工考勤管理制度》等52项规章制度,推动全局干部职工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厚育“强学习、精业务、抓落实、敢担当”的优良作风。激活应急管理干部内生动力,丰富拓展“忠诚、为民, 创新、实干, 清廉、奉献”的永仁应急文化内涵,引领和保障应急管理事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2019年永仁县“互联网+企业生产”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成功。2020、2022永定镇苴却社区、宜就镇宜就村委会连续成功创建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经验做法在全州交流学习。
——聚焦党建+引领,凝最强战斗力。着力以党建为引领,提振“精气神”,推动业务深度融合,开展应急管理局与监管企业安全生产联合共建服务,紧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的“痛点”“难点”,指导薄弱企业建立“检查清单、责任清单、隐患清单、销号清单”等四项清单,建立完善《永仁县安全生产约见谈话制度》《永仁县安全生产“三三查”制度》《永仁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工作制度》等制度,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连续5年排名全省前5位。2022年烟花爆竹旺季打非治违工作行政罚款处罚排名全州前3名。成功处置了2022年“2.22”雪灾安全防范抢险救援工作。2023年跨区支援扑救森林火灾得到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表扬。
忠诚担使命 久久为功守好安全红线
安全监管点多面广,自然灾害防治任务繁重,没有“保险箱”,也没有“捷径路”,既要久久为功,也要时不我待。“预防为主”是做好工作的方法和路径。永仁县应急管理局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推动关口前移,坚持预防为主、应急为重、管理为要,守正创新,坚守安全红线、力求做到防早、防小、防准,建立常抓严管长效机制,拧紧安全“总开关”,从源头上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拧紧责任链条,坚定不移推动安全生产常抓长紧。安全生产“三三制”双百攻坚行动,诠释“三管三必须”责任落实的永仁样板。建立“三管三必须”县、乡(镇)、村三级责任清单,落实667个网格管理单位,明确责任清单127项。落实乡级责任7个、村级责任63个、处级责任8人、乡级责任63人、挂包责任85人,重点企业责任清单落实企业责任61家75人,落实在建项目责任25个38人。成立县安会15个安全生产行业领域指挥部,由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组织开展分管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新成效,开创以“小安全”促“大安全”的工作格局。
——注重源头预防,持之以恒推动隐患排查常抓长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集中攻坚,大起底大排查大清除专项整治行动,打造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加减乘除”法永仁新模式。县、乡(镇)级党政主要领导领衔当好“裁判员”“施工员”“守门员”“运动员”,推行一线工作法,强责任、查隐患、建机制、破难题,“动真碰硬”、“重拳出击”,用好督查检查“利刃”,查找问题“根本”。2019年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2537个,整改完成2537。深化开展15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落实“双重管控”措施,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81家,企业自查隐患2.86万条,整改隐患2.86万条。确保隐患排查“常态长效”、隐患问题“动态清零”,推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严格监管执法,始终如一推进安全生产常抓长管。以“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建设为主线,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工作,建立部门定期会商、联合监管执法工作机制,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深度融和,严格抓实企业自检自查、部门专项检查、专家检查和政府综合督查。安全生产行政处罚29件,处罚金额43.32万元。发放检查记录429份,责令改正指令书289份,查出隐患1486条,整改1486条。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县已连续7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聚力协同联动,毫不松懈推动防灾减灾常抓长防。落实“三个工作法”,坚决做到“三个马上”,创新建立直达基层叫应机制、精准调度机制、“1262”预警响应联动机制“三个机制”,实现防范洪涝灾害“零伤亡”目标,开辟了全县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新局面。横向联动抓防汛,加码多部门联合会商,强化“1262”预报。纵向联动抓防灾,2019年来共争取各级各类补助资金851.63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6.57万人,解决因旱临时饮水困难群众1.49万人、解决因旱大牲畜饮水困难1.28万头。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县域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完成永仁县1978年至2020年12月31日的森林草原火灾、干旱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风雹灾害、冰雪低温冻害等历史自然灾害和重大历史灾害的调查。2020、2022年连续创建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经验做法在全州进行交流学习。上下协同抓预案。共修订完善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安全生产类等应急预案38个,组织指导开展防汛减灾、森林防火、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772场次2.3万人次。
——突出工作质效,一以贯之推动宣传教育常抓长抓。创新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安全生产包保宣传员制度,采取“传统媒介+新媒体”“社区集中宣传+农村分散宣传”相结合模式,开展应急知识进校园,上一堂应急知识培训课、举行一次应急演练、邀请安全生产讲师进企业、“随手拍”“五进”等大宣传大实践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中国移动推送安全生产宣传信息、永仁七彩云端、拍摄防灾减灾应急演练专题宣传片等新媒体,纵深推进安全知识“人人学”“大家谈”,多维度多渠道普及宣传应急知识,营造全民凝聚共识抓安全的浓厚氛围。2022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被考核为优秀。
构建应急“大格局”树立“基层常备力量建设”标杆
永仁县应急管理局聚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在应急机制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取得新成效,推进基层救援和综合常备力量建设工作开创新局面。
——全州首创成立乡镇综合救援服务中心。破解当地乡镇末端救援力量“分散化、空壳化、凌乱化”的现实难题,乡镇“2+N”(乡镇专职消防队和森林扑火队+气象防雹员,环卫清洁员、土地专管员、地质监测员、安全协管员等防灾减灾人力资源)建设模式全面推广,最大限度整合乡镇末端救援力量,走出一条乡镇末端救援力量规范化、专业化、实体化建设的新路子。为全州2市8县末端救援力量实体化运行树起了标杆示范。创新“2+N”建设模式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刊发及推广,打造末端救援力量建设“楚雄品牌”。
——全州首创成立永仁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推进综合应急救援常备力量建设,打造“一支队伍搞救援”的基层救援力量新典范。建立符合永仁实情、永仁特色和“135”应急响应机制,构建“369”平战结合模式,树立“大安全、大应急”理念,建设以“应急值守、预测预警、协同联动、指挥调度”为主的实行平战结合的综合信息指挥功能,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全链条、跨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做到早预警、早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应急救援队伍枕戈待旦,真正做到应急有队伍,人人能上场,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紧急哪里跑、哪里危险哪里冲,当好处突的“应急人”、扑火的“消防人”、安全的“守夜人”。多次圆满完成应急处突、森林火险、交通事故、民房火灾、防汛抗旱、公共卫生、群众纠纷、抗疫维稳等工作任务。在维护永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中贡献了应急力量、彰显了应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