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永,男,彝族、1984年2月生,中共党员,2005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永仁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永定派出所所长。曾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4次,被评为先进个人3次。
从警二十年以来,这位扎根基层的派出所所长,看似平凡,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书写不凡。褪去初来乍到的青涩,如今的他已然成为守护一方的坚实力量。而他的故事,不只是岁月的沉淀,更是一桩桩、一件件为民服务的鲜活实例。
2023年除夕夜,永定镇“幸福里”社区警务室的灯光依然明亮。邓兴永裹着警用大衣,正为云南昭通籍务工人员老杨的孩子补办入学证明。“你拿着这个证明去学校,娃娃年后就能在永仁三小插班了。”他边说边在证明书上盖章,此时窗外的烟花恰好照亮了老杨眼角的笑意。为改善"玫瑰阳光"康养社区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邓兴永设计“银色警铃”系统:老人佩戴的智能手环一旦触发警报,民警5分钟内必定上门。83岁的李奶奶拉着他的手说:“比亲儿子反应还快嘞!”
2025年1月,“幸福里”社区32名彝族务工人员因薪资问题与承包商对峙。邓兴永独创的“五步调解法”在此刻显威:一杯解暑茶平息情绪、一场火塘会倾听诉求、一份司法确认书保障权益、一轮联合调解化解纠纷、一套警企联动机制预防复发。三天后,工人们拿到了被拖欠的47万元工资。这一事件不仅迅速解决了纠纷,还成为了社区治理的典范。邓兴永的“五步调解法”因其高效和人性化的特点,被广泛推广至其他社区,同时,也促使当地政府和企业重新审视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邓兴永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人民公仆,他的付出不仅温暖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更在群众心中种下了信任与安心的种子。
在辖区,邓兴永是百姓心中的“及时雨”,哪家有难他都第一时间出现。而在派出所里,他同样用心、用情对待这个“家”。在他心中,派出所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凝聚着全所力量 。他说“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要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馨。”他常常亲力亲为,从干净整洁的指挥室,到备勤室干燥整齐的雨伞,每一个细节都饱含他的心血。在他的努力下,原本简旧的派出所焕然一新,成了让民警舒心、让群众放心的温馨之所。对于所里的“家人们”,他也关怀备至:新民警忙的昼夜颠倒,他总会在宽慰时递上一杯热茶;外出执勤的民警不管多晚总能吃到热乎的饭菜;备勤室里的雨衣、棉服、常用药,他也按季节随时更换着。今年新来的小张说:“能分到永定派出所工作,我真的很幸运!”。
夜幕降临时,“幸福里”社区的电子屏准时亮起:“今日平安指数100分”。这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共产党员用脚步丈量出的平安答卷,更是一位派出所所长用初心浇灌的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