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宜就镇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以“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为目标。利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河道枯水季节有利时机,结合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七改三清”,在全镇开展“清河行动”,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水环境治理责任,切实改善全镇河道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高度重视,全力完成当前重点任务。按照清河行动的任务要求,落实“三清一净”。针对宜就镇河道环境卫生问题主要是生活垃圾,对此,宜就镇将落实“河长制”工作与巩固文明乡镇建设成果相结合,制定出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将“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保护青山绿水”纳入121个村民小组的村规民约重要内容进行修订完善,近年来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新建公厕20个,增加新建垃圾池、垃圾房60余个,新增环保垃圾桶40个,空间上合理布置,不留死角。全镇动员组织党员和村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参加河道卫生清理行动,从源头上治理河道卫生问题。

二是集中力量,真抓实干,合力推动,确保“清河行动”效果。截至10月15日,集镇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村组开展整治10余次,出动志愿服务队180余人次,河库渠清障7处,清理河道垃圾10余吨;坚持河道巡查,全镇共巡查河库渠370次,出动人力860人次,河湖沟渠沿岸清理垃圾13.5吨,开展违建拆除一件。
三是强化保障,确保工作实效。按照上级“河长清河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的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好宜就镇2021年“河长清河行动”,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思路举措,层层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推动“清河行动”扎实深入开展,努力形成领导有责任、干部有担子、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镇河长办在村民赶乡街、召开村组会议时机,采取讲政策、发传单、进行座谈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爱河、护河意识,减少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积极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设置垃圾收集站8处,垃圾箱61个,开展常态化清垃圾活动,累计参与600余人次。通过集中培训、专题授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组织开展河湖长制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提高乡村河湖长和村组巡查员、保洁员的业务能力。今年来,组织河长制工作宣讲、“东河之问之七”举一反三警示案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学习培训12场次,“东河之问之七”举一反三发现问题1件,完成整改1件,发宣传单500余份,参加宣传培训1200人,设立宣传展板13块,让全乡人民知晓、参与落实河湖长制工作。
“河长清河行动”为我镇营造了人人保护河流的良好氛围,确实改善了河道环境卫生和河道安全,落实了“河长清河行动”的职责。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河长制整治工作、提倡全民参与、科学规划,持之以恒,将我镇河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推向深入,以环境的不断改善促进生态宜居美丽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