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近年来,宜就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集中收集清运工作,探索出一条“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积分兑换、定时清运、规范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宜就新模式。
倡导垃圾分类,强化群众环保意识。全镇12个村以发放告知书、召开群众会、播放大广播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法人形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培训,按照“五分法”,把农村生活垃圾按照可腐烂垃圾、可再利用垃圾、可填坑垫道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燃烧垃圾进行分类。同时,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覆盖范围,通过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来示范引导群众,实现生活垃圾分类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思想转变,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倡导源头减量,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积极发动群众将分类的垃圾通过“五个一部分”,实现垃圾在源头上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效减少外运处置的生活垃圾量和外运频次。把可腐烂垃圾收集堆肥,实现还田一部分;把可再利用垃圾收集自用或集中利用;把可燃烧垃圾作燃料使用,实现烧掉一部分;把灰渣土、碎砖旧瓦、陶瓷品等垃圾在村内填坑垫道,实现利用一部分;把有毒有害垃圾集中回收转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清运一部分。
倡导积分兑换,激发群众参与活力。把“积分制”管理与垃圾治理工作相结合,激发村民参与村庄管理的热情,进一步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全镇121个村民小组召集群众会,商定本组积分兑换管理制度,对玻璃瓶、农药瓶/袋、旧物件等明确相应积分并每月做好积分登记,根据村组实际每月、每季度、每半年组内开展一次积分兑换活动,群众用“生活垃圾”换“生活用品”,实现了以“小积分”激发“大能量”,让“变废为宝”的理念深入人心。
倡导定时清运,整体提升村组环境。各村民小组每月定时开展1-2次月清扫活动,对20户及以上相对集中的村民小组,明确每月集中清运的时间、地点、路线、清运人员和车辆。各村委会与可回收垃圾收购企业或个人签订可回收垃圾收购服务协议,每月或每季度到村组巡回收购服务不少于1次。按照“谁产生、谁付费、谁受益”的原则,各村按每人每年或每户每年不等的标准向农户收取垃圾清运费,垃圾清运收费制度实现村组100%全覆盖,2023年各村共计收取垃圾处理费11.04万元。
倡导规范处理,健全收运处置体系。宜就镇建有垃圾中转站一座,配有压缩型垃圾车2辆,箱式垃圾车5辆,建有垃圾池144个,实现公共垃圾收储运设施全覆盖,全面提升镇村垃圾的收处能力。各村民小组把不可回收或群众自身无法处理的垃圾,集中装车外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置。同时,健全了镇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队伍,各村委会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聘请保洁员128名,实现所有村民小组保洁员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