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的乡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州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三问”工作法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奋力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维的篇章”。
问需于民,把群众呼声作为服务的“第一信号”。乡人大紧抓《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贯彻落实,组织代表以走访联系选民、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活动、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社情民意、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代表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带着深厚的感情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常与群众拉家常,建感情、立信任,勤问、常问,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做到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全面准确地把握社情民意。

“的鲁村委会大椿树至一、二组活动室的道路较窄,两辆车通过时难以错开”“的鲁李家村与姚家村间的道路是土路,车辆经过存在安全隐患”“夜可腊箐头组村间道路上污水横流,夏天总是臭气熏天”……今年来,的鲁村、夜可腊村陆续开展了民事民议、院坝议事活动,每场活动到场的村民代表都有30多人。现场氛围热烈,大家围绕村里的民生热点难点踊跃建言献策。
问计于民,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工作的“第一位置”。解决群众问题,要符合群众利益。代表们深入人民群众中间,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与人民群众商量,向人民群众请教,虚心问计求策,集聚办事合力,实现目标一起定、办法大家找、事情共同干,让群众的“土办法”变为“金点子”,将众人的智慧变为正确的决策。

道路扩宽、道路硬化资金不够怎么办?的鲁村代表联络室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活动阵地,组织群众在树下议事,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村民共建共享积极性,经村民表决,决定利用村集体资金1.5万元,对路边沟渠加盖盖板扩宽道路;利用村集体资金13万元,硬化了李家村与姚家村之间的道路,目前工程已完工验收合格,道路可以正常通行。
“污水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工程,也需要我们村民共同参与打造美丽家园。”代表们召集群众,通过院坝议事活动明确了污水治理过程中群众的“主角”位置,努力动员、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到主管道施工和户收集当中。
问效于民,把群众满意程度作为履职的“第一标准”。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如何,还需群众来检验。维的乡将工作落实成果评判的标尺交给群众,让群众变身验收员、裁判员。

“一条水泥路,串联起了两个村,我们出行更方便了,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行车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原本大椿树到一、二组活动室的路很窄,经过改造,现在两辆车通过都绰绰有余。”的鲁李家村村民看着宽阔平坦的路面感慨道。“箐头没有进行污水收集时,环境卫生实在堪忧,现在不同了,不仅污水没有了、环境变美了,其他村都来我们小组学习呢!”夜可腊箐头组的村民说道。
群众共商共议共建共评推动乡村蝶变,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村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更好了,群众更信服、更满意,形成了全民共谋共建、共管共治、共评共享的局面,这正是维的乡人大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