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兴傣族乡根据村庄所处区位、规模聚集程度、地形地貌、排水特点及排放要求等具体情况,把永兴一、二组、他炉一组、丙令一组、丙令三组等28个村民小组作为第一批“两污”治理示范村,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全力打造整洁卫生、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是将“散沙”变“高塔”。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前期,在部分群众不理解,农户院内雨污分流、污水收集工作推进缓慢的情况下,先后组织召开党员会、户长会、群众会130余场次,通过多次进村入户开展动员,讲政策,说治理,谈发展,用心沟通,努力让村组干部、群众掌握“两污”治理政策,向群众讲清楚、算明白人居环境改善、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群众身心健康的“效益账”,获得了群众理解和支持,完成1537户农户院内雨污分流、污水收集工作。乡村组干部带着群众逐户勘察地形,寻找化粪池点位,规划布局排污管道,确定垃圾桶摆放点位,在群众的配合下“两污”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将“观众”变“主角”。受地理位置限制,转运面广,路况差等因素影响,施工难度大,任务艰巨。乡党委组建专班反复研究实施方案。落差大的,顺势而“为”,多“管”齐下。无法布管的,挖沟渠,碎石块,过涵洞,加盖板。污水横流的,清理污泥,建过滤池,改排污管道,多措并举推进治理工作。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原则,采取“以点带面、党建引领、党群共治”的方式,坚持“党总支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干群联动模式,实现户户都参与建设,人人都参与共治的局面。铺设污水管网42km,建成35个化粪池,原来看似不可能治理的污水全部得到有效治理。
三是将“旧貌”变“新颜”。通过建立完善村庄清扫保洁制度、积极推进村组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建立完善收费机制,配备垃圾清运车3辆,配置垃圾收集房24座,安装分类垃圾桶72个。逐步形成“人人支持分类、人人参与分类、人人参与治理”的工作局面,实现村庄垃圾有人清扫、有人清运、不乱堆乱放、村庄无污水横流、乱排乱放现象。为巩固提升全乡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提升全乡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