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就镇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加快田(地)块归并、小田(地)整治、沟渠改造等,建设“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地),为群众增收、现代农业发展蓄势赋能。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为进一步做好建后管护“后半篇”文章,宜就镇坚持建管并重,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提高管护水平,持续保证高标准农田效益发挥。

落实责任提质效。明确镇村组三级管护责任人,按照“监管并重”“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等原则,建成后与所在村委会签订移交管护协议,完成移交工作,落实管护主体。积极探索由村集体统一流转招商经营,大力推广粮食+草莓,烤烟+粮食等粮经轮作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确保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保障粮食安全。地租为第一年1500元/亩,第二年1600元/亩,第三年1700元/亩,地租每年上涨100元,实现项目建后管护规模化、常态化、长效化。

合作共赢创收益。争取项目在村集体统一流转的土地建设100亩农业设施大棚,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农业产业收益,项目建设大棚等设施返租给企业,第一年800元/亩,第二年900元/亩,第三年1000元/亩,收益5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30%用于二次分配兑补给土地出租农户(第一年每亩可增加收益元120元、第二年每亩可增加收益元135元、第三年每亩可增加收益元150元),20%用于村集体企业管理维护大棚及设施设备。

联农带农富百姓。按种植作物产量分别给予村集体协调服务费,收益5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40%用于二次分配兑补给土地出租农户,10%用于村集体企业管理维护该区域基础设施。其中:种植烤烟按产量每公斤0.8元,种植草莓按产量每公斤0.2元,种植烤烟增加69.52元/亩/年、种植草莓增加160元/亩/年)。

下一步宜就镇将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多元分工的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职责,积极鼓励引导农民、新型农业主体等用地又养地,形成各方参与、人人有责的管护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