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仁县莲池乡的田间地头、村舍院落,总能看到三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忙碌的身影。他们远处开自己的车,近处跑自己的腿,手持调解记录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矛盾。这三名50多岁的莲池乡平安法治办“老将”,以丰富的基层经验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在2024年为莲池乡平安法治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平安答卷”—全年排查矛盾纠纷162件,化解158件;受理来信来访案件21件,办理答复21件,为莲池乡的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防线。

深耕基层,他们是矛盾化解的“活地图”
莲池乡作为永仁县农业产业大乡,搬迁人口多,项目建设多,山林土地纠纷、经济纠纷、邻里纠纷多。平安法治办的三位老同志凭借多年扎根乡村的经验,对全乡6个村委会的“家长里短”如数家珍,对村村寨寨的犄角旮旯了如指掌。2024年,他们践行“田间调解法”,将调解现场搬到争议地块、村民家中,通过实地勘验、现场说法,成功化解了多起积压多年的山林权属纠纷。2024年9月,查利么村两户村民因林地界限争议僵持不下,老同志们连续三天驻点调解,结合《林权转让协议书》和历史档案,最终划定双方认可的地界,避免了矛盾升级。

法理相融,他们是乡邻和睦的“润滑剂”
“调解不是硬碰硬,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将心比心。”这是他们仨的口头禅。2024年,他们主导的“温情调解”模式成效显著,针对老年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主动上门提供法律咨询;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以“拉家常”方式释法明理。在羊子文小组一起因山羊误食有毒饲料引发的赔偿纠纷中,老同志们徒步三小时深入山区,邀请乡贤共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保留了乡邻情谊。“我们在莲池乡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乡里乡亲的都有感情了。快退休了,能用我们的“情面”和经验去帮助乡亲们解决问题,让群众的“小家庭”和睦,让莲池乡“大家庭”更和谐稳定,再辛苦也值得。”曾任莲池乡副乡长的起老说。

联动共治,他们是平安建设的“枢纽站”
平安法治办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与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构建“三级联调”机制。2024年,他们联合县法院法官工作室开展“法治进果园”活动4次,为果农普及法律知识,预防涉农纠纷30余起。此外,团队还推动建立“纠纷预警台账”,通过每周排查、每月研判,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数据显示,2024年莲池乡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70%,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银发初心,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守护者”
“平安是发展的基石。”面对莲池乡蓬勃发展的草莓、椪柑、蓝莓等特色产业,老同志们主动对接企业,排查土地流转、用工合同等风险点。2024年,他们协助完善涉农合同范本40余份,化解产业纠纷53起,为“阳光生态花果园”品牌建设保驾护航。乡党委书记朱承俊评价:“他们用‘老黄牛’精神,守护了莲池乡的产业振兴路。”

从青丝到白发,三位老同志用坚守诠释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2024年,他们的足迹遍布莲池乡143平方公里的土地,调解记录本写满了6册,2025年2月莲池乡获“全州连续五年无命案乡镇”通报表扬。正如村民所言:“看到他们的身影,心里就踏实。”这支“银发调解队”正以不褪色的初心,继续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莲池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