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明朝天启年间,江西陶艺的火种飘至永仁县,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其中,猛虎乡格租村窑上小组烧制的“格租土碗”,以其美观实用的特质,迅速声名远扬。在那段辉煌岁月里,窑上烟火不断,制陶师傅们指尖灵动,泥土在他们手中幻化成一件件精美的器物,不仅满足了当地百姓的生活需求,还远销周边地区,成为格租村的骄傲名片。
近年来,猛虎乡深入挖掘土陶与廉洁文化的内在联系,将二者融合,为古老的土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陶碗的制作,从揉泥开始,便充满了对质朴本真的追求。一块毫无形状的黏土,在工匠的手中,经过反复揉捻,去除杂质,变得细腻而纯净。这就如同党员干部对自身品格的打磨,不断摒弃内心的杂念与贪欲,回归到纯净的初心。只有保持内心的纯粹,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廉洁的底线,不被世俗的污浊所沾染。

拉坯成型,是陶碗诞生的关键环节。工匠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力度的精准把握,让泥坯在旋转中逐渐成型,线条流畅自然,不偏不倚。这正象征着党员干部在行事处世时,遵循着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无论面对何种诱惑与压力,都能坚守正道,保持行为的正直与规范,如同陶碗规整的形状,彰显着廉洁的准则。
烧制过程,则是陶碗历经考验的阶段。高温的炙烤,是对陶碗品质的锤炼,只有承受住这严苛的考验,陶碗才能质地坚硬,色泽温润。党员干部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遭遇各种诱惑与挑战,如同烈火般的考验。只有坚定信念,坚守廉洁的操守,才能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廉洁楷模。

陶器与廉洁文化的结合,让人们在欣赏和使用陶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它如同一位无声的导师,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坚守廉洁的底线,保持纯净的内心,秉持公正的原则,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个清正廉洁、质朴纯粹的人,让廉洁之光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