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更是民生之本。中和镇通过构建“蓄水、节水、管水、防灾”四位一体管理体系,推动形成“政府主导、村组协同、群众参与”的用水节水格局,以“精打细算”的作风管好每一滴水,为乡村振兴和民生福祉筑牢水资源保障防线。
科学蓄水,筑牢保供“安全网”。中和镇实施系列针对性措施,有效提升库塘蓄水量。对沟渠进行疏通及维护、开挖引洪沟及项目建设引水增蓄,共计开挖引洪沟1300米,疏通及维护沟渠850米,增加蓄水量8.9万立方米。同时,面对大噶么水库除险加固导致蓄水少的问题,争取项目资金投入51万元实施了大噶么水库引水增蓄工程,该工程已为大噶么水库增加蓄水23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库塘蓄水量66.7万立方米,达到蓄水计划的117%。此外,中和镇还统筹规划小水池、小水窖的蓄水工作,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蓄水体系。
精准滴灌,拧紧节水“水龙头”。中和镇作为山区乡镇,有3件小(二)型水库及16件小坝塘,水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分布不均现象。尽管去年总降水量增加,但受地形及种植结构因素影响,供需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精准用水不容忽视。2025年,全镇计划灌溉12001.8亩,按照目前镇内水库、坝塘可分配农业用水量测算,用水缺口达122.39万立方米。为破解用水缺口问题,该镇广泛宣传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贡菜作为中和镇群众增收的小春作物,需水量达87.27万立方米,但中和镇利用节水技术,河流、山箐引水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贡菜用水需求,减少了库塘水使用量,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有效保障了大春生产时水稻、烤烟等作物的供水需求。
健全机制,严把用水“审批关”。为杜绝水资源浪费,中和镇根据种植情况科学制定了供用水调度计划,对全镇水库、坝塘进行调度用水,按月供水。并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坚决执行用水审批制度,按照小坝塘用水由镇长亲自审批,小(二)型水库由乡镇、县水务局联合审批要求,结合供用水调度计划及实际分析用水需求量,实行按量放水,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全域排查,织密旱情“预警网”。中和镇严格落实旱情周报制度,强化数据采集与动态监测,全面提升预报预警的精准性、科学性和时效性。通过实时监测和趋势研判,及时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科学调配资源,最大限度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影响。今年以来,对重点村组旱情现场排查及研究解决措施2次,排查发生旱情1户2人,排查发现并整改水利设施问题1处。各村储备抗旱物资10台套,拉运水桶10只,有效保障了群众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