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伴随高温天气与学生假期叠加,溺水事故风险持续攀升。宜就镇立足主责主业,以守护群众生命安全为至高使命,迅速构建“党委统领、中心主抓、部门协同、村组联动、群众参与”的立体化责任体系。梳理宜就镇辖区内水库坝塘名册,建立台账,明晰水域网格管理职责,将全镇重点水域分片包保,责任压实到岗到人,切实筑牢防溺水工作堤坝。

聚焦源头管控,织密水域“防护网”。针对溺水风险源头,实施水域风险动态评估与隐患整治双管齐下。对辖区内水库、河道、山塘、沟渠等危险水域进行新一轮拉网式排查,识别并建立高风险点位台账。在此基础上,科学增设、修复醒目警示标识牌60块,在关键位置补充配备救生圈、长绳、长竿等应急救生设备123套。同时,着力强化重点时段巡查值守力量,延长巡逻时间、加密巡逻频次,尤其关注午后及傍晚高危时段,对戏水、垂钓人员进行及时劝离与安全警示,最大限度挤压危险行为空间。

深化宣教融合,筑牢思想“防火墙”。深知“防胜于救”,将教育预防置于突出位置。加强线上、线下宣传,组织专题宣讲1场次,覆盖全镇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同时组织镇村组工作力量入户宣传,同时利用村社宣传栏、应急广播系统、微信群等多元载体,高频次推送防溺水安全提示与紧急救护知识。特别加强对留守儿童等重点家庭的入户宣传,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866份,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防机制,让安全意识根植人心。

锤炼应急能力,锻造救援“先锋队”。为有效应对突发溺水险情,着力锻造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应急救援力量。一方面,整合水务巡查人员、熟悉水性的村社干部、志愿者等,组建镇级水域应急小分队,明确职责分工与响应流程。此外,采用沙盘推演的方式组织模拟溺水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磨砺队伍协同作战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科学施救,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安全。

截至目前,全镇未发生一起溺水伤亡事故,重点水域戏水、野泳等危险行为显著减少。老怀哨村参与志愿巡逻的老党员感慨道:“看到警示牌立起来了,巡查的人常在河边转,我们提醒乡亲们注意安全也更有底气了。”
防溺水工作的纵深推进,不仅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更是提升乡村治理韧性、守护万家安宁的关键举措。宜就镇将持续巩固当前成效,进一步压实责任链条,创新监管手段,探索智能化预警监测应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密织水域安全防护网,为全镇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安全度夏构筑起坚实屏障,让每一处水域成为可亲近的风景而非潜伏的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