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永仁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日期:2023年06月30日   作者:   来源:原创    点击:[]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实现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以及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批示指示、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必然要求。

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全县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在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永仁中发挥地震灾害防范应对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楚雄州“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永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永仁县“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永仁县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和面临的形势与需求编制本规划,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21至2025年。本规划是县人民政府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全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依据。

一、“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总体评价和实施情况

(一)“十三五”规划总体评价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州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更加注重灾前防御和综合减灾,减轻灾害风险战略转变,实现“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目标。以地震科技创新为突破,以全社会参与为支撑,完善防震减灾思路,推进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实施。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体系效能显著。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高,科技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普遍提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地震灾害对全县经济社会影响明显减轻。

(二)“十三五”规划具体实施情况

1.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升

(1)监测环境不断改善。“十三五”期间投入5万元建成地震监测标准化信息节点室1间,配齐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施设备,地震监测场所、办公设施设备等基础性问题得到有效保障。

(2)监测设施设备不断提升。积极争取“十项措施”数字化专业监测设备一套,实现测项数据的数字化对比分析,确保了数据的准确率和连续率,有效提升了地震前兆信息的捕捉能力。

(3)监测分析预报能力逐年提高。按期组织周、月、季、年和紧急会商,提交会商意见490余条,核实并上报宏观异常反映6起,跟踪核实4起,宏(微)观异常零报告156期,积极开展国家级“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的研究与申报工作,初步实现了地震监测分析预报工作由简单的常规观测向深层次研究分析的转变。

(4)地震预警能力全面提升。全面建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云南分项目永仁子项目基准站1个、基本站1个、一般站8个和4个预警示范终端。

五年来我县始终把全面提升地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作为解决防震减灾工作最根本的基础性问题进行强化,地震灾害监测环境和设施设备、监测数据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新跨越,监测设备从单一手段到多手段对比监测,从数据的人工模拟采集到全程数字化处理,数据的准确率、连续率实现质的飞跃。

2.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

(1)工程性防御措施扎实推进。全面实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防震减灾+政务服务”进入综合窗口,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门进入”、“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互联网+防震减灾监管”有效保障,扎实做好事中、事后的动态跟踪、监管、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减震隔震技术推广运用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县共实施农危改和各类易地搬迁7943户、城市棚改1308户、老旧小区改扩建246户,逐年削减危房存量,我县的安居房稳步提高。

(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全面铺开。“十三五”期间,我县建立起宣传、教体、科协、地震等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机制,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校园安全周等重要时段,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六进”宣传活动。五年来共开展各类人员密集场所集中宣传160余场次,向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乡村、居民等发放《防震避震常识》、《地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防震减灾知识彩页挂图、折页、宣传环保袋等防震减灾科普材料2万余份,展出宣传展板300块次,开展防震减灾专题文艺演出20余场次。

(3)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成效显著。通过应急、教体、地震、气象和乡镇等部门的通力协作,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目前我县共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州级及以上地震安全示范小区2个(其中:省级1个),州级及以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7所(其中:省级2所,州级5所),全县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乡镇覆盖率达到了100%,实现“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乡镇全覆盖目标。

3.地震灾害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1)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修订《永仁县地震应急预案》,指导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完成乡镇及部门预案修订工作,加强与乡镇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强化县、乡政府的主体责任。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围绕“六有”(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演练、有指挥、有场所)要求,形成了以县级地震应急预案为龙头,各乡镇、部门预案为支撑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2)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初步建成。省州县共同投资46万元建成县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配套省、州、县三级联通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进一步强化了震情会商和应急处置快速响应,实现了地震系统部门间远程调度和协同联动。

(3)持续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形成。

(4)持续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坚持打造专兼并存、协作有序、运转高效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全县共有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社区防震减灾志愿者队等各类队伍,总人数达1000余人,配备破拆、生命探测仪等地震救援装备100多个(套)、消防救援专业作战车6辆,运兵车1辆,无线对讲机、强光手电、定位器等器材装备400件套,建立了直升机医疗救护运输通道空中航线,基本实现了“一专多能,平战结合,联勤联训,管理规范”的县乡村应急救援队伍。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实战演练和地震“第一响应人”培训80余场次,积极指导医院、学校、商超等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地震应急响应科学安全高效。

(5)应急准备物质基础不断夯实。截至2021年底,全县已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个(3.7万㎡),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和粮食储备库各1个,边远乡镇代储点2个,储备棉絮、棉衣、棉被、毛毯、折叠床(床垫)、救灾帐篷等各类物资8300余件(套),储备县级储备粮(稻谷)100万公斤,动态储备成品粮(大米)30万公斤,救灾物资储备整体工作做到“有物资、调得出、用得上”。

二、永仁县地震灾害和面临的形势

(一)地震灾害概况

云南的地震灾害以频度高、震级大、灾害重、分布广著称,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楚雄州位于云南中部,是全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州市之一。永仁县位于楚雄州北部,周边断裂纵横交错,地震灾害频发,历来是周边地震灾害的重要参与区,全县国土面积全部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防震减灾形势依然繁杂严峻。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对防震减灾救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亲自推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亲自部署自然灾害防治九大重点工程,为防震减灾救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需求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信息服务、房屋建筑抗震安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自救互救能力等防震减灾安全需要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

3.新时代安全发展理念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主动全面适应新发展阶段、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发展思路。为大力推进新时代永仁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永仁地震灾害预防和处置能力,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三)“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运行系统日益复杂,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生命线工程等越来越密集,对地震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越来越高,地震灾害链条不断拉伸,地震灾害防治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防震减灾工作还有很大短板和弱项。

1.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不足。地震监测台站监测设备单一陈旧,技术系统相对落后,短临预报能力较低,地震预警系统服务能力尚未形成。部分民居、城镇老旧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防震减灾、抗震救灾协同联动机制尚需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主动性不强,地震机构设置和人才队伍力量薄弱。人少事多,地震工作力量严重不足,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2.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不强。永仁县地处楚雄州北部,周边地质构造复杂,历来是周边地震灾害的重要参与区,全县国土面积均处于7度及以上地震烈度设防区,形势严峻,一方面我县隐伏活动断层探测滞后,地震灾害风险底数还未完全清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安全隐患和地震灾害风险交织叠加,与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县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仍有差距。

3.“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能力不足。大震巨灾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自救互救、应急避险能力不强。主动防灾、充分备灾、有效减灾的理念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极端情况下的大震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不足,地震次生衍生灾害防范能力薄弱。

4.地震科普宣传不均衡。落实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六进”有差距,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掌握地震灾害自救互救的能力还比较弱。

三、“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大力提升防震减灾社会化管理能力,努力实现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永仁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新时代永仁县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防治能力,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永仁提供更加可靠的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安全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制机制,有效动员全社会积极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防震减灾造福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需求引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财产损失。

3.坚持预防为主,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科学把握县情震情,强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围绕关口前移和主动防御,完善措施、夯实责任,筑牢震灾预防之基,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4.坚持改革创新。紧扣制约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整合资源,科学设定规划目标和指标。全面提升地震科技、业务、风险防治能力,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5.坚持统筹协调。统筹防震减灾总体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法治建设、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防御、震灾处置工作体系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基本具备防范化解6级左右地震灾害风险能力,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和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发展更加成熟,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保障永仁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力。

(四)主要发展指标

1.监测预报水平。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优化建设地震观测站网布局,努力建成覆盖全县、标准化、集约化、布局科学的地震观测系统体系。

2.地震速报预警水平。与全州同步建成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骨干台网,努力实现震后1分钟左右县境内2.0级以上地震基本参数自动速报,5分钟完成地震烈度初报、10分钟完成地震烈度速报,灾害性地震发生后10秒内发布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不低于60%。

3.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强化基础应用研究,探索与震情相适应的地震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展地震灾害区域特点及应用处置对策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大力推行地震信息化,有力提升地震业务集约化、自动化水平和地震服务智慧化、普惠化水平。继续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形成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并建立常态化更新机制。开展地震危险区地震灾害预评估工作,加大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科普供给,建立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管理系统为依托的新时代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体系。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覆盖率达到100%,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覆盖面积100%,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设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100%,并根据区域特点开展应急处置对策研究工作。

4.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实施地震应急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对已建成的震情会商与应急响应技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打通抗震救灾运转中枢,防震减灾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理体系科学规范、运行高效,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四、“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1.积极争取地震台站改造和增加监测设备,扎实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永兴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建设,积极申报逸出气体观测台站建设项目,增加永仁地球物理场前兆监测设施设备。

2.加强现有地震监测设施日常维护,升级软硬件系统,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强化地震观测环境和监测设施保护、各观测测项的管理和巡查,确保地震监测预报业务系统稳定运行。

3.加强监测技术学习,优化调整地震监测手段和方式,完善监测技术方法,提高监测质量,抓实宏(微)观异常核实分析研判基础性工作,优化地震长、中、短、临预报业务,健全完善地震趋势预测、危险区判定和短临预测预报体系,探索建立基于预测指标体系的地震综合概率预测业务。进一步完善震情会商机制和地震会商技术系统,构建并完善地震预测评价体系,密切跟踪研判,强化震情会商,切实提高震情趋势研判工作质量,力争做到中期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有所突破。

4.积极配合省州完成中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永仁涉及任务的后续建设任务,确保地震预警台网乡镇全覆盖,确保早日实现地震预警服务社会,并做好永仁境内预警台站、预警终端的运行管理,为云南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实现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分钟级地震烈报速报提供运维保障。

(二)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以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抓手,摸清我县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永仁县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本地区地震灾害风险水平,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完善和发展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的内涵和管理方式。在“防”上多下功夫,推进老旧房屋加固改造工程,提升各类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讲力量建设,发挥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主题公园的作用,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2.摸清我县地震危险源分布情况,服务“一港三园”、精致县城、四美乡村建设。继续开展房屋设施抗震性能普查和基础设施调查,摸清地震承灾体基本现状,综合研判地震灾害风险,科学评估城乡地震灾害风险,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控业务,形成常态化的地震灾害与次生灾害多部门联合调查防控机制。实施地震易发区老旧房屋等基础设施加固改造工程,提升各类基础设施抗震能力。

3.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新要求,健全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事中、事后监管过程,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标准。推动县城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和县、乡、村、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推进减震隔震技术在我县城乡建设规划及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努力使我县工程抗震科技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三)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

1.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和修订机制,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地震应急演练,通过演练熟悉预案,发现问题。

2.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抗震救灾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进一步厘清“防”、“救”两个阶段的职责边界。强化地震应急区域协作联动、应急响应、志愿者队伍培训演练,提升应急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在抓好以县消防救援大队、驻永部队、武警中队等综合力量为主的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基层应急动员能力和基层救援力量末端建设,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覆盖至乡镇、村(社区)、组,充分发挥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距离现场近、情况熟、反应快、行动快的优势,切实提高基层救援队伍的快速响应与自救互救能力。

4.继续开展地震灾害处置“第一响应人”培训,不断提高乡镇、村组基层人员防震意识和救援技能。

5.强化地震应急装备及物资储备。按照“主动防灾、充分备灾、科学救灾、有效减灾”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需求,优化调整应急物资储备点布局,倾斜支持相对偏远乡镇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点,全面提高灾害救助保障能力、快速救援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

6.加快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更新完善数据库系统,提升地震快速辅助决策技术系统功能,提高大震应急服务产品产出。

(四)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1.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宣传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科普宣传协同合作机制。建立宣传、应急、教育、地震、科协、工信商务科技、文旅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防震减灾宣传长效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常态化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六进”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防震抗震避震、自救互救等知识,努力提升公众自救互救和正确应对震灾技能,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筑牢“防”的思想根基。

2.创新防震减灾宣传方式方法。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新型网络体系,推进融媒体建设。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坚持正面宣传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科普”宣传优势,积极组织参加各级防震减灾知识大赛、科普讲解大赛、防震减灾征文等“线上线下”互动和主题宣传活动,扩大科普宣传辐射面。

3.以示范创建为引领,抓好已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巩固,积极申报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州、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

4.加强防震减灾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参加法治培训班,提高队伍的制度执行力。适时开展防震减灾执法检查或执法调研,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和《云南省建设工程地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升法治能力建设。

五、“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

(一)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工程

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拓展工程,加密地震预警台网建设,形成重点区域乡镇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基本具备分钟级地震速报、10分钟县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提高地震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升级改造现有台网站点,改善观测环境,购置运维保障设备,增加永仁地球物理场前兆监测设施设备,扎实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永兴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建设,积极申报逸出气体观测台站建设项目,提升全县地震台站观测系统运行成效。

(二)震灾预防体系建设工程

1.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程宣传、应急、地震、教育、工信商务科技、文化旅游、公安、融媒体等部门,建立健全应急宣传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和舆情监控制度;建立宣传联动机制,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和阵地,丰富宣传形式。结合社会关切的防震减灾问题,针对不同群体,制作满足不同需求的防震减灾宣教品。通过社区志愿者和“三网一员”网络,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六进”活动,巩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成果,加强防震减灾科学知识、避险救助、法律法规和应急指挥等宣传教育和培训。

2.乡镇防震减灾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乡镇防震减灾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防震减灾宣传体制建设和机制运行合理。宣传工作队伍得到壮大,宣传工作基础条件和技术平台初步完善,科普教育普及率总体达到较高水平,舆论服务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宣传产品丰富,宣传能力基本满足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通过采取多种宣传方式,让防震减灾知识进村入户,最大限度提高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了解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知识,不轻信地震谣传,遇到地震能有效运用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技能,能够主动参与和积极支持防震减灾各项活动。全社会对防震减灾参与程度明显增强,防震减灾社会基础得到进一步打牢。

(三)震灾处置体系建设工程

1.震情会商和应急响应技术系统提升改造。提升改造震情会商和应急响应技术系统,构建震情会商、应急指挥、灾情信息速报等功能集成基础上,实现与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成员单位之间横向联动,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应对处置突发性地震事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灾害预评估信息共享服务。

2.地震灾害预测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建设对县城现有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生命线工程系统,次生灾害源调查,预测地震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积极推进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填图和危险性评价工作。更新和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收集完备至乡镇一级的地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生命线工程资料、预案准备、应急避难场所、救灾力量分布等内容。

3.提升基层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继续实施对乡镇、村组一级的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计划,组织基层乡镇干部和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民兵等进行救灾组织、灾情上报、人员救援等专业实操培训训练及开展防震避震与自救互救知识培训,提升基层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及救援能力。

4.地震信息智慧服务建设工程。开展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地震科技合作共享和智力集成,建设涵盖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球物理场观测、预测研究、震灾预防、震后感知行为指导辅助决策等工作的创新系统。

对接云南大数据和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完善政务OA平台应急值守系统,建设地震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预警、地震灾害评估、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信息专用接收终端,建设具有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特点的地震产品信息化平台发布系统。

构建地震安全与保障体系,建立主动防控、共治共用的网络安全体系,实现各系统互通共享,实现将地震信息及时推送至行业用户和社会公众,不断增强地震信息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共享“楚雄治理通”等平台,逐步实现“智慧服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县对乡镇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理顺防震减灾“防”与“救”工作职责,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的地震安全基础性保障作用。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通过完善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发挥防震减灾相关部门和行业各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划规定的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要明确责任和进度,优化人员结构,改善工作条件,并分解落实到位,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完成。

(二)健全治理体系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和法制建设要求,坚持法治思维,建立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和监管体系,实现专业主导、行业分治,政府社会个人风险共担,为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完善投入机制

要把防震减灾事业纳入县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将防震减灾事业的资金需求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资金支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减灾资金,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加强社会捐助工作,大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等社会投入多元化的防震减灾事业投入体系。同时要围绕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和地震监测预报预警、灾害防御、应急处置三大业务体系,以《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为主题,科学谋划编制我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以规划为引领,制定计划,积极准备,依托国家和省州实施项目,积极向省州争取项目衔接,争取更多的支持,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强化人才支撑

要进一步明确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责,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健全和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系,推进地震工作机构建设,发挥地震工作机构在防震减灾中的基层组织作用。要立足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引进急需地震工作人才,重视未来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制度,实现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注重地震科研团队建设,加强核心业务、关键技术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施地震人才工程、地震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开展以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处置等内容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1. 推进科技创新

    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州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以“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项地震科学计划为重点,支撑防震减灾社会化服务能力。“透明地壳”计划,完成重点地区地下结构、构造和地球物理场变化的观测和探索,对地壳的认识更清晰透明;“解剖地震”计划,将开展对我县及周边典型地震的解剖研究,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将逐步深入;“韧性城乡”计划,让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程韧性抗震、社会韧性支撑等领域达到先进水平,率先建成一批示范性韧性城镇;“智慧服务”计划,将实现地震信息自动化、现代化,为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全方位智慧化地震科技服务。

    (六)建立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规划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与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评价相结合,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永仁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和规模

实施时间

总投资(万元)

1

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工程

 

1.承接楚雄州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项目

2.更新地下流体观测站仪器设备

3.新建1个逸出气体观测台站

4.新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永兴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

2021-2025

85

2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地震线上科普展馆;

2.地震科普宣传模块以向社会公推送地震科普知识、防震避震常识、震后如何开展自救互救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等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及要闻;

3.地震应急演练模块,可同地震预警系统互联,以现行地震应急预案各项应急工作处置流程为依据,为参与地震应急演练的人员提供用户注册与登录、应急演练现场图片采集、视频采集、定位信息采集、地震应急策略、现场描述、各项数据上传、考评等服务

4.制作或创作防震减灾科普专题片1部。

2021-2025

130

3

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工程

1.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与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排查,到2022年完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任务,摸清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地区地震灾害风险水平,建立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风险要素图件,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为县县人民政府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地震灾害风险

2.重要基础设施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楚雄——攀枝花——,成品油气管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水利设施、新能源、特种材料等重点项目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以及地震地质灾害防治要求,确保建设工程地震安全。

2021-2025

212

4

地震应急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震情会商与应急响应技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2021-2025

80

 

上一条:宜就镇“三抓”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下一条:向重点行业部门发送火灾风险提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