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以问题为导向 紧盯关键环节 探索风险隐患闭环管理新机制

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作者:   来源:原创    点击:[]

永仁县安全生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防范为主,聚焦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紧盯工作落地“点、线、面”,针对微网格、跨界安全监管、职能交叉监管等重点领域上下功夫,强化属地与部门监管协调联动,完善发现问题、帮扶指导、督查督办的闭环,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全覆盖、全链条、常态化闭环管理,努力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系统整治提升转变。

一、紧盯关键环节,构建“三全”工作体系,夯实安全根基

(一)“网格化+”实现全覆盖排查无死角。依托现有城乡基层治理“微网格”体系,建立“大家查、社区喊、部门干”的闭环工作机制,打通基层安全监管“神经末梢”。以“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为原则,依托现有行政区划和既有网格资源,将全县划分为4476个微网格单元,通过“定格、定人、定责”,每个微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形成“1名总网格长+N名网格长+N名网格员”的网格队伍,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下沉至田间地头、千家万户。编制了安全生产微网格辅助事项清单6项18个具体内容。建立了“4+3”制度体系,制定法规学习、教育培训、分析研判、通报约谈四项规定,以及安全标准清单、责任清单、常见隐患问题清单三个清单。如,在汛期期间,永定镇1200名微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发现上报道路边坡垮塌及受损15条24余处,取电墙受洪水淹没10个等。又如,宜就镇网格员以走家串户拉家常,及时了解村民需求的方式,采取一般问题就地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村镇的方式,发现安全隐患问题168个,全部均整改完成。

(二)“清单化+”推动全链条治理闭环运行。一是精准隐患定责。建立“隐患—责任”精准对应机制,每项隐患均明确整改责任主体(企业法人、实际控制人)、监管责任主体(行业主管部门、属地乡镇)、督办责任主体(县安委办),形成清晰的责任链条。二是分级分类管控。依据隐患性质、危害程度、整改难易,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对重大隐患实行“一患一策”、“挂牌督办”,由县级领导包保;对一般隐患实施动态销号管理,明确整改时限、措施、预案。三是过程闭环管理。严格执行“排查建档—交办督办—整改落实—验收销号—回头复查”的闭环流程。截止目前,全县14名处级领导累计暗访检查153次227家企业单位,发现隐患543个,整改完成499个,整改率92%,均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7个乡镇、24家县级行业部门发现隐患2091个,整改完成1872个,整改率90%,建立重大隐患清单13个,整改完成12个,整改率92%;63个村委会发现隐患1800个,整改完成1631个,整改率91%。

(三)“常态化+”保障全周期管控长效稳固。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重点督查责任悬空、虚假整改、逾期未改等问题。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网格员开展闭环管理专题培训与警示教育,提升主体责任意识和风险辨识、隐患整改能力。利用各类媒介宣传闭环管理成效与典型案例,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社会氛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学习124场次2480人次,组织观看“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宣传片153场25267人次,通过系列学习活动,进一步筑牢了安全生产人民防线,推动树牢安全发展理念;1932人参与“查找身边安全隐患”1111项,组织“应急有我安全同行”志愿服务宣传活动125次,参与4707人;开展网络知识竞赛409次,3301人参与次答题;开展警示教育115场,参与21211人次;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现场宣传活动106场次,参与84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6569份,开展宣讲123场,参与29781人;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活动267次,发放宣传资料32889份;开展消防疏散实战演练、地震逃生实战演练等应急演练活动155场,参加23063人。

二、聚焦改进提升,精准施策,持续优化治理效能

探索“235”工作法落细落实闭环管理措施,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努力在最低层级、用最短时间、花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争取综合效益最佳。

(一)“两个体系”保障安全生产检查质效。通过建立安全安全生产专家库,推行“政府+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清单化检查工作模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了交通运输、工贸等13个行业领域的42名安全生产专家入库。利用好省州安全生产“四级巡察”专家资源,与昭通市鼎安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三方签订协议,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签约8名专家在重点行业参与重大隐患排查。42名专家库成员按月开展的处级领导明察暗访或检查112次,排查重大隐患27个。

(二)“三项举措”激发安全生产检查新动能。安全生产检查要树牢为企业和检查单位服务的理念,不能变成扰民和增加负担的累赘,让群众支持工作,让企业得到受益。坚持“组织、队伍、对象”,精细定人。明确网格检查组织,14名县处级领导、133名科级领导和410名村组干部,包保4476个微网格开展暗访或检查,并保持相对稳定性,确保“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任务”。厘清“责任、监管、意识”,精准定责。把握“网格、条块、点线”,精确定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原则,建立二三级网格检查任务,条块补漏。全县四级网格开展检查477次,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723个,发现问题隐患1372项,问题整改1139项,整改率83.02%。

(三)“五项机制”落实安全生产检查新理念。边摸索边推进,总结现有工作机制适用性,不断探索结合实际的新工作方法,把好的方法固化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四不两直”,将“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检查方式进一步广泛运用到安全生产各领域,有助于真发现问题和发现真问题。注重“面对面”,按照“谁检查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和存在问题单位履行解决问题主体责任并上报结果的原则,检查的领导和接受检查单位的负责人进行双签字,避免代替检查、电话检查、书面检查。突出重点领域,建立“风险可控、责任可溯、效果可查”的全链条检查模式。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开展特种设备抽查检查。开展“回头看”,负责检查的单位和领导,采取“杀回马枪”的方式再次检查。推行督导问责,采取会议讲评、书面通报、领导约谈的方式,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标准和完成时限。

三、安全基础巩固,治理效能提升,彰显工作成效

截止目前,全县生产安全事故为零。主要得益于闭环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工作常态,固化为工作机制。全县共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全覆盖全链条常态化闭环管理隐患排查工作2008次,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2736个,发现问题隐患4434项(含17项重大隐患),完成整改4002项,整改率90%。5位州级领导到永仁开展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闭环管理工作,共检查11个场所34个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固化工作机制,建立安全监管“1+23+7+N”联动闭环工作法,进一步厘清部分行业领域存在的监管空白、监管交叉、职责不清,以及部分区域存在的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责不明等问题。

(一)“一张清单”明权责,监管对象“对号入座”。由县安委办牵头,联动23个行业部门、7个乡镇,聚焦26个类别,全面梳理、动态更新本部门、本辖区安全生产监管基础和责任清单。动态梳理并公布《永仁县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县级主管部门(单位)目录》和《永仁县安全生产属地责任交叉监管事项清单》,127项行业分类明确对应23个主管部门,95项职能交叉和新兴行业领域找到“管家”,责任主体一目了然,部门乡镇履职有据可依,有效解决“谁来管行业?”“谁来管属地?”“谁管大、谁管小?”等问题。

(二)“首问必应”破壁垒,协同联动“无缝衔接”。建立“首查负责+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协同联动机制,“无缝衔接”防止“踢皮球”。推行“首查负责制”,明确谁先发现隐患,谁就负责到底。属于本职责的立即处理;属于其他部门的,第一时间精准转交并跟踪督办;同时叫醒属地,确保隐患闭环管理。建立永仁县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对责任边界模糊的新业态、涉及多部门职责的复杂场所(如物流仓储、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等),由县安委办吹哨,相关部门和属地联合出动、协同作战,定期不定期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检查,形成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

(三)“分级管控”提效能,监管力量“精准投放”。实施“风险分级+重点管控”精准施策机制,采取科学评估定级、差异化监管的方式确保监管力量精准到位。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等级。由县安委办牵头,指导督促行业部门和属地围绕企业规模、工艺、危险源、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评估,制定行业分类分级管控机制,进行差异化监管。

(四)“督考问责”促落实,责任链条“拧紧压实”。采取“督查考核+问责问效”责任落实机制,将责任边界落实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考核“硬指标”,动真碰硬。由县安委办定期组织对各行业部门、属地政府责任清单、监管目录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没人管”或“抢着管”的乱象。

下一条:“无脚本”集结:永仁县在暴雨中拉响“震灾”实战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