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仁县教育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能力。永仁县教育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利用寒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教育培训。2024年以来,开展专题培训3场1500余人次,不断增强教师政治理论素质和教学能力水平,为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在中小学校园精心设置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窗口2个,文化墙13处,图书角33个,潜移默化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宣传橱窗等平台,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以来,各中小学累计播放民族团结主题广播节目200余次,更新电子屏标语500余条,积极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三是融入课堂教学,注重教育实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各中小学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统筹安排。在教材课程的基础上加入课外内容,创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50余个,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交流并推广。充分发挥思政课主体引领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等教学。如在音乐课上教唱民族歌曲,美术课上描绘民族风情,体育课上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培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是开展丰富活动,增强学生体验。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娃娃抓起”,将其有机融入校园日常活动中。通过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撰写读书心得、制作手抄报绘画等活动,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推普周、国庆节等节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4年以来,全县中小学共开展相关主题活动300余场次,参与学生达13000余人次。同时,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开展“石榴红”工程主题班会200余节,组织文艺汇演21场,校外研学6次,志愿服务活动33次,促进各族师生之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