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1—12月份,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增加1起,增加100%。
2024年11月6日12时05分,永仁县莲池乡班别村委会小水井村白沙水梁子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导致1人死亡。
二、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问题
(一)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全县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不高,安全投入不足、设施装备陈旧、安全条件落后等问题突出,企业全员安全培训不深入、成效不明显。个别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有所抬头,超强度、超定员冒险组织生产时有发生。部分企业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质量普遍不高,存在整改不到位或整改后反弹的现象。安全隐患排查、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多。全县农村公路2711.327公里(未列养里程1112.131公里),列养里程1599.196公里,其中:县管省道1条88.461公里,县道23条331.873公里,乡道87条624.088公里,村道192条554.774公里。全县低等级道路占比较大,农村道路等级低、线路长,山高箐深坡陡,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推进不平衡,安全防护设施不足,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存量大、消减量小。加之农村地区面包车、摩托车数量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安全仍然是当前全县安全生产隐患突出的领域。
(三)新业态及职能交叉领域安全监管机制亟待完善。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兴行业、跨界业态不断涌现,部分领域(如景区玻璃栈道、醇基液体燃料、乡村民宿、网约房、电动自行车、光伏发电、储能电站和风电等)因监管主体多元、权责边界模糊导致协同监管效能不足。尽管通过层级安委办文件对职能分工进行了框架性明确,但受制于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实际监管中仍存在责任衔接不畅、风险管控覆盖不全等现象。特别是在技术迭代快、产业链条长的复合型领域,安全风险识别与过程监管尚未形成系统化机制,跨部门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协同治理模式仍需深化,亟需构建权责明晰、规范有序的动态监管体系。
(四)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还需提升。地质监测手段与当前工作需求存在差距,大数据监测、区域监测和专业化监测能力有待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防大汛、抗大灾的宣传氛围和教育力度需进一步强化。54处地灾点、188处(重点监测点84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布广,群众转移安置的生活物资、救援物资保障体系还需完善。地震应急防范装备设备陈旧老化、物资器材储备不足,地震监测台网基础设施薄弱,目前仅有“十项措施”观测项目4台(套),存在观测手段单一、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震情跟踪水平与预警终端覆盖率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