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宜就镇外普拉村以实施沪滇协作项目为契机,强基础、谋长远、建机制、惠民生、树品牌,统筹聚合帮扶资源,以“守护绿水青山、彰显特色优势、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为导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了新时期沪滇协作新篇章。
强基础。2020年投入沪滇资金317万元,实施了外普拉特色旅游村功能提升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旅游基础条件。以沪滇协作项目资金带动、撬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投入资金500万元,实施外普拉大村乡村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成外普拉书院、外普拉游客接待中心等,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务服务水平。
谋长远。2021年沪滇协作项目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不断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支持促进文化浸润,保护发展传统农耕文化、民族民间刺绣文化、建筑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了全体村民团结奋斗发展的信念。投入资金325万元,实施外普拉大村传统村落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建设生态鱼稻共生系统种植养殖园及加工车间,修复田埂沟渠景观,建设稻田帐篷营地、古村落网红打卡地一个。
建机制。沪滇协作项目实施中,援滇干部不断加强对外普拉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加强对镇村干部的培训和历练,加强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村组发展、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活力。
惠民生。顺应发展旅游业需求,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于2019年1月成立外普拉乡村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174户237名村民加入合作社。目前,共接待游客80场次,最大日接待量超过3000人,过往游客超过3万余人次,共创收28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2021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树品牌。在沪滇协作的支持帮扶下,2020年,外普拉村克期从贫困村名单中出列,实现美丽蝶变。2020年4月,外普拉大村“以不变应万变”脱贫致富发展模式专题报道,分别在云南电视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频道刊播。《四大走廊》之《奇山异水走廊》、公益扶贫电影《我和我的第二故乡——传承》等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落地外普拉取景拍摄,外普拉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被列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示范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云南省旅游名村、州级文明村。外普拉村“山海协作推振兴、传统村落换新颜”经验做法入选全省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在全省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