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永仁县乍石村,放眼望去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耀眼,群众生活蒸蒸日上,村民脸颊上洋溢着幸福甜蜜的笑容,广袤大地上“红色元素”的注入,照亮乡村致富路的故事正在续写。

这样的幸福生活得益于乍石村党组织支部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兴阵地”工作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据悉,1953年2月4日,永仁县委选择土改搞得较好,群众发动得比较充分的永定乍石乡作为全县建立农村党支部的试点,一路走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艰苦创业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传承,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走出了一条“传精神、强堡垒、促产业、兴村庄”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从乍石乡建立党支部至今,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在乍石村交通不畅、水利设施陈旧的情况下,党组织始终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由党员带头,组织全村群众积极兴修水利、集资新建进村弹石路、调整产业结构、应用科学技术、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实现“多条腿走路”,乍石村党总支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兴阵地”工作重点,加大“三培养”工作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村党组织非常注重把有文化、工作能力强的年轻人吸纳入党,为储备村组后备干部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村“两委”换届,作风过硬,群众基础好,有头脑、有技术、懂市场的优秀青年被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中,新一届“两委”班子实现老中青搭配,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优秀乡土人才成为村组事务的主心骨、致富路上的领头雁,带领着当地群众发展产业,走上乡村振兴致富路。

这个具有永仁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党组织是如何聚合力、促发展的呢?永仁县乍石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平介绍:“乍石村党总支通过积极发动党员,采取多样化,寓教于乐,生动、有效的方式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性开展政策宣传、科技帮带、法律培训等活动,使各项活动真正成为党支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为向群众提供更加便民的服务,乍石村在村委会建立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拓宽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乍石村党总支采取党员包户的方式,划定党员责任区、责任户,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联系户认真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和村间绿化管护工作,较好解决了村间卫生保洁难、绿化管护难、“五堆十乱”治理难等难题;每个共产党员家庭门口都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亮明党员身份,及时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走和谐发展、共同致富之路”。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好思路才能闯出好路子”。近些年来,乍石村在巩固粮食、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蚕桑、芒果、蔬菜制繁种等主导产业,引进和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全村经济总收入年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6%以上,依托大血厂水库灌区沿河两岸资源优势,发展2000亩优质桑园基地、巩固1000亩优质烟叶基地、培育1000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乍石村践行“‘敢为人先、团结奋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乍石精神,带领全村人民共建美丽幸福新农村,以红色元素激发出发展‘新引擎’,映红了乡村振兴‘好日子’,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永仁县永定镇党委副书记杨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