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和镇贡菜加工厂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给莴笋削皮,将清理好的莴笋运送到生产线进行清洗、切割、漂烫、杀青、烘干等,把生鲜的莴笋加工成莴笋干,再进行分拣、装箱,等待走向市场。

“我家就住在这附近,家里贡菜卖得差不多,听说这边生产线开通,就过来上班了,每天收入不少于130元。以前是考虑到要照顾家里,根本不敢去外地打工。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有稳定收入,心里特别满足。”工人彭曹珍告诉记者。
这个家门口的车间,不仅让留守在村子的群众找到了“活路”,也让远方的游子能够归乡。“我才来了几周,跟着学了三四天还挺容易上手的。以前我都是在外省打工,老人孩子照管不到,现在家乡建了厂,我就不用再‘远漂’了。”殷海梅由衷地说道。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中和镇聚焦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问题,依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贡菜,持续加大招商稳商力度,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和劳动力,升级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2022年中和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云南华恒公司入驻,建成贡菜初级加工厂,带动全镇贡菜种植规模由46亩扩大到2660亩,产值达2500余万元,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探索贡菜精深加工。随后,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引入永仁欣和商贸公司,联合新建莴笋干加工生产线,改造升级厂房,助推产业集聚,让闲置设备场地再“生金”,让群众收入不断茬。

厂房负责人杨梦雨介绍说:“自我们入驻中和以来,当地积极帮助协调厂房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问题,申请县域商业体系奖补资金,为我们的转型升级出谋划策。现在厂房在原来贡菜初级加工生产车间的基础上,还新开了莴笋加工生产车间,贡菜精深加工生产车间也开工在即,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贡菜初级加工生产车间到贡菜精深加工车间和莴笋加工生产车间的迭代升级,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周边就业。当下,莴笋加工生产车间新增固定就业岗位40余个,零工360余人次,日薪130-160元不等,提供食宿,待月底贡菜精深加工生产线投入使用,用工需求还将大幅增加。
“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接下来,中和镇将继续坚持产业带动、靶向招商,探索发展衍生经济,支持办“小厂”“家庭作坊”,大力地抓好家门口的就业,让群众不出远门就有活干、有钱赚,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