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永仁县十届三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
县政协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提案(第61号)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永仁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开展的主要情况
2023年以来,永仁县紧紧围绕“一张清单明权责、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体协同强治理”目标,把整合资源、减少程序、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全县7个乡镇共配备专业执法队员36人、垂管站所执法人员27人、站所兼职执法人员275人、辅助性执法工作人员170人、网格员2762人,7个乡镇各配备1辆专用综合行政执法车辆,整合站所和综合应急救援队执法记录仪、对讲机等设施设备150余件(套),县司法局定期对执法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各乡镇执法队伍实现了组织领导、人员力量、装备保障、能力训练等方面高度统一,“九
龙治水”变“一龙管水”,有效破解了有人无证管不了事、势单力薄管不住事;看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基层执法瓶颈,大大提高了行政执行力。
乡镇综合执法队成立以来,全县共办理行政检查1349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300件。从类型上看,行政许可237件、行政处罚52件、行政确认87件、行政给付1878件、其他46件。从区域上看,永定镇1527件、莲池乡199件、宜就镇186件、猛虎乡58件、中和镇88件、永兴160件、维的乡82件。
二、在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实行“实体化”运作,解决“由谁干”的问题。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进展是否顺利,人是第一要素。一是积极优化机构设置,夯实基层综合执法力量。以实体化运作、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执法、智慧化赋能为抓手,通过“减上补下”“5+N”的模式,在每个乡镇组建一支不少于5人的专业执法队,7个乡镇共配备36名专业执法队员;县财政为7个乡镇分别下拨5万元作为前期工作经费,预算110万元为7个乡镇各配备一辆专用综合行政执法车辆,全县7个乡镇36名执法工作队员统一配备了执法服装,统一执法标识,逐步打造出一支“全科式”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全力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一基层治理难题。二是及时明责赋权,完善乡镇管理办法。及时公布乡镇职责和赋权事项清单248项,进一步明确乡镇职权事项和赋权事项,理顺权责清单。8个县级赋权执法部门派出17名执法人员驻点乡镇参与执法,由乡镇负责管理和日常考核。将乡镇市场监管所、自然资源所、派出所等县级派驻乡镇的执法人员编入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开展联合执法。三是实现人员力量全面整合。乡镇有综合行政执法证的干部职工参与全域联动,融入宣传教育、信息收集、日常巡查、违法活动劝阻等日常性工作,建立以专业执法队为主,兼职执法人员为辅的执法体系,实现基层治理由“被动执法”向“主动预防”转变。
(二)实行“规范化”管理,解决“怎么干”的问题。针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不知怎么执法的问题,永仁县多措并举,采取编制“五制度”“一规范”“一指引”“一办法”,做到“三统一”,重塑“三流程”,从源头上规范基层执法行为。一是编制“五制度”,即《永仁县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永仁县行政执法事项目清单管理制度》《永仁县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永仁县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永仁县行政执法统计制度》;“一规范”,即《永仁县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一指引”,即《永仁县行政执法行为用语指引》;“一办法”,即《永仁县行政执法容错纠错实施办法》下发至全县7个乡镇参照执行。二是做到“三统一”,即权力事项清单统一、执法流程统一、执法文书统一。县司法局对全县乡镇的执法流程、执法文书、权力事项清单等进行了统一规范。三是重塑“三流程”,即行政检查流程、行政处罚流程、行政强制流程。全县建立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指导乡镇分别建立内部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指挥调度、综合行政执法协作、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等制度,重新再造行政检查程序、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强制程序三套流程,进一步推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四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乡镇与县级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执法协作、业务指导、案件移送、执法会商、争议处理等机制和办案联动机制,加强对重大、疑难、跨区域、跨部门案件查处,协调解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争议,提高执法专业水平。
(三)实行“专业化”执法,解决“不会干的问题”。执法人员业务素养的高低决定执法工作开展得好坏。永仁县聚焦基层执法人员“不会干”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执法培训工作,努力提升乡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永仁县积极实施“线上+线下”“理论+实操”“跟班+带班”执法业务培训,促进乡镇执法人员能上手、会操作、懂流程。一是举办集中培训班和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拼。县司法局通过举办全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和业务实践能力培训,将有关执法骨干结合赋权事项,就行政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案卷管理等内容进行授课并开展实践能力大比拼,全县7个乡镇分管执法工作的负责人和执法队全体执法人员参加了培训和业务实践大比拼。二是开展现场业务指导。县司法局深入基层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法调研,现场指导、培训、解答基层执法相关问题。指导组成“教导团”,开展“菜单式”“点单式”培训,分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提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素养。开展“点穴式”指导,指导乡镇执法队伍制定完善执法流程图,学习制作执法文书和案卷等。三是鼓励跟班学习。鼓励乡镇择优选派综合执法人员,分批有序到县级赋权部门锻炼,到执法一线跟班学习,切实提升执法人员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还积极督促赋权部门加强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赋权部门选取质量较高的案卷,组织乡镇执法人员观摩,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四)实行“智慧化”赋能,解决“怎么干好的问题”。按照“日常巡查+重点整治+统一行动”模式,依托现有数智信息中心和网格员队伍,通过整合政法系统的“雪亮工程”、林草系统的“天保工程”、119指挥调度平台和远程视频会议等系统,进一步延伸执法监管触角,提高综合行政执法队日常违法违规行为的早发现早处置。持续推进执法治理应急指挥调度一体化,更高效便捷的实现“集中治理、一键调度”,构建更高质量的“上下联通、共享互通”乡镇综合执法治理应急救援处置远程视频指挥调度体系,通过信息化聚合实现执法应急救援效能的倍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依托现有网格体系,统筹包村领导、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等力量延伸执法“探头”,构建乡村组三级联动“网格员吹哨+执法队员报到”的综合行政执法网络。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顶层设计,做好权责清单的通篇文章。制定配套的三定方案,各乡镇在进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时,对于相应的行政执法职能、机构和人员编制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制定配套的三定方案。保证乡镇的行政执法机构具有充足的正规编制名额,能够满足乡镇在一线行政执法的工作需要。此外,为了保障执法人员的文化及专业水平,在行政执法编制内,落实国家的招录政策逐步向基层倾斜,保障乡镇行政执法人员的招录,尤其是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员。
(二)强化沟通衔接,构建高效顺畅的运行体系。加强对乡镇与县级执法部门之间衔接配合的指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权责清单,合理界定县乡执法事项,避免出现多头交叉执法、重复检查、执法空档,以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监督制约的良好局面。对下放到乡镇的行政权力,县级行政部门加强监督检查,注重指导乡镇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合理限定行政处罚裁量幅度,防止过度执法,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三)强化规范管理,提高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上级行政机关加强对乡镇的行政执法机构及人员进行规范充足的指导,提高乡镇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法的能力。在培训上,将培训的时间、频率、内容、方法等方面体系化、规范化,并贴合实际的执法工作进行讲解,对乡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培训,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得到提升。在编制统一的相关文书示范文本,如行政执法委托协议书示范文本、相关执法领域的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样本等,供乡镇执法人员在进行有关执法活动时参考适用,使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合法。
(四)强化机制建设,促进常态长效化发展。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乡镇进行实际执法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之后,组织岗前资格认证考试,实现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确保执法有资格、能力有保证。出台相应的文件,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考核、奖惩、责任追究等相关内容作出规定,健全相应的激励惩罚机制,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五)强化监督检查,提升改革效能。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的要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乡镇行政执法监督。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对乡镇行政执法责任落实情况定期了解情况、听取报告、随机抽查检查,及时对执法部门或执法人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偏纠错,促进行政执法合法高效有序的运行。
感谢贵委对永仁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关心,希望贵委继续对永仁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永仁县司法局
2024年6月 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