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任务618户2322人,建设13个集中安置区和6个乡镇插花搬迁点,13个集中安置区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547户2041人,插花搬迁71户281人。13个集中安置区均为农村安置。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程序进行规划建设。农户建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户型、农户联建自建,户、村、乡等三方验收程序进行搬迁户安居房的建设。目前,13个安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全面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上学、就医、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均配套完善,618户搬迁群众均已入住。为了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目标,需解决搬迁群众搬迁后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户籍居住“两张皮”,衔接不畅是痛点。易地扶贫搬迁是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摆脱贫困状况实现稳定脱贫。因此,我县618户2322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中有的是在本乡一个村委会搬迁到其他村委会,有的从一个乡镇搬迁到另一个乡镇(涉及跨乡镇搬迁167户663人)。目前,搬迁群众已在安置点生产生活,但户口还属于原迁出地乡镇、村委会,导致群众日常办事来回跑,安置点所在村管理难度增加。跨乡搬迁人数较多的安置点是莲池乡莲花池集中安置区、莲池乡中格红集中安置区,需要加快户籍迁移工作,同时其他集中安置区和部分分散安置户跨乡镇插花安置也急需做好户籍迁移工作。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按照中央、省、州要求完成脱贫任务,各乡镇脱贫攻坚大数据库任务指标可以调整,按照《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生活指南》中“转移户口”“落户销户”的要求,需由县公安局按照户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尽快做好搬迁人口户籍的转移、落户和销户工作,最大限度方便搬迁群众生活。
二是社区管理跟不上,安全保障有难点。我县13个安置点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备有活动室、活动场所,在搬迁安置区建立和完善迁入地村组管理体系,融入迁入地行政管理,建立健全安置区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目前,全县13个集中安置区已新建立村自治组织12个,沿用原村组织的4个,新成立党组织9个,沿用原党组织3个。13个安置区均有党组织进行网格化管理,但由于安置点内制度机制不完善,导致安置区管理不完善,安置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突出。
需要进一步完善安置区管理机构、服务体系、强化安置点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作用,激发搬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动力。
三是移风易俗要时间,融入新环境存堵点。莲池乡莲花池安置区位于永仁县莲池乡,属于坝区,距离永仁县城3公里,位于莲池村委会,该安置区作为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规模最大、离县城最近的安置点,同时也是安置跨乡搬迁人员最多的安置点。安置跨乡搬迁人员113户430人,跨乡搬迁人员多数是从我县最远的永兴傣族乡和中和镇最偏远的村组搬出,搬到新的安置点后一时难以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对新环境、新生活方式难以融入,我县为增强搬迁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在1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建立村史馆,陈列记录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时代变迁脉络,激发搬迁群众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发扬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性文化活动、文明示范评选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精气神,在新社区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帮助搬迁群众尽早融入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