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共建设13个集中安置区和6个乡镇插花搬迁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任务618户2322人,其中:13个集中安置区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547户2041人,插花搬迁71户281人。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程序进行规划建设;农户建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户型、农户联建自建,采用户、村、乡三方验收方式对搬迁户安居房进行验收。永仁发展和改革局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认真履行职责,对易地扶贫搬迁的13个集中安置区和6个乡镇插花搬迁点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上学、就医、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排查,全力打通618户2322人搬迁群众搬迁后的面临的盲点问题。
一是从户籍居住“两张皮”开始,打通衔接不畅的盲点。易地扶贫搬迁是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摆脱贫困状况实现稳定脱贫。因此,我县618户2322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中涉及跨乡镇搬迁的有167户663人,搬迁群众虽然已在安置点生产生活,但户口还在原迁出地,导致群众日常办事来回跑,增加了安置点所在村组的管理难度。
目前,已按照中央、省、州要求,各乡镇脱贫攻坚大数据库任务指标进行了调整,参照《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生活指南》中“转移户口”“落户销户”的要求,县公安局按照户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做好搬迁人口户籍的转移、落户和销户工作,方便了搬迁群众日常生活。
二是加强社区管理,解决网格化管理的难点。我县13个安置点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备有活动室、活动场所,在搬迁安置区建立和完善迁入地村组管理体系,融入迁入地行政管理,建立健全安置区基层党组织和村组,实现党组织的网格化管理。

三是构建新环境,缩短移风易俗的时间点。面对跨乡搬迁的群众搬到新的安置点后一时难以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难以融入新环境、新生活的现状,我县为了增强搬迁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在1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建立了村史馆,陈列记录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时代变迁脉络,激发搬迁群众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发扬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同时依照跨乡搬迁群众的民族习俗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性文化活动、文明示范评选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精气神,在新社区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帮助搬迁群众尽早融入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