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提案追踪|引人留人难? 永仁“幸福里”做好营商环境

日期:2023年05月06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以打造“阳光生态花果园”为契机,永仁县先后引进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永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全县芒果、蓝莓等特色林果面积增长。但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等现实问题,导致的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群众就业增收难“三难”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大挑战,也成为了委员们的关注点。

拓宽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永仁县政协委员冯通介绍,近年来,永仁县林果产业发展迅速,各类涉农企业相继入驻,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企业的季节性用工问题也日益显现,在农忙季节,企业很难及时招到足够数量的季节用工,影响了生产。而在各乡镇和周边县,却有相当数量的闲置劳动力因交通住宿不便而无法成行。

在云南旺悦莓永仁农场120公顷蓝莓基地附近,永仁县利用原查利么小学闲置资产,建成“幸福里”产业工人租赁社区,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第一期能容纳400名产业工人居住,社区内设有员工宿舍,配套卫生间、洗澡室、食堂、会议室、文体活动场所等设施;宿舍内配有床单被褥、热水器、毛巾、洗脸盆等生活用品;由县人社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

随着全县芒果、蓝莓、草莓等产业种植规模不断增加,云南旺悦莓永仁农场、永仁哲林果业有限公司、永定阳光生态沃柑基地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用工需求量剧增,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而这些人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现代先进种植管理技术,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

永仁县幸福里社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服务站负责人罗云介绍,目前查利么服务站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吸纳了全县各乡镇产业工人280多人入住,提供食、宿以及开展业务培训,让产业工人在这里“请得来、留得住”。

乡村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纷纷回乡创业,同时还带动了一大批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了人民幸福、家庭幸福、产业幸福,推进“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通过培训,“扶志扶智”并重,“观念素质”并举,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就业技能和质量显著提高。既学到了技术、转变了观念,又发展了产业、增加了收入。

虽然,“幸福里”社区的建设极大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但冯通指出,在永定镇云龙、麦拉区域有数万亩芒果、橘子、蓝莓基地,对季节性用工需求极大,同时距离莲池太远,每天出工、收工来回不便。

于是在今年县政协全会期间,冯通提交了一件《关于解决季节性用工住宿问题的提案》,建议相关部门考虑,就近改建临工驿站,为企业排忧解难,也方便务工人员就近务工。

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实现贫困群众务工增收的重要渠道,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也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就业稳定的重要举措。”永仁县政协委员潘德媛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促进我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针对农村就业剩余劳动力,她在《关于落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优先政策的提案》中建议摸底排查,实施精准培训,掌握就业技能;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完善县内就业扶持政策,带动附近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既能兼顾家庭,也能务工增加收入。

据介绍,“幸福里”社区产权属县国有平台公司所有,由县国投公司与哲林、旺悦莓等农业企业签订《用工合作协议》,县国投公司又与永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采用劳务承包、委托劳务派遣模式,委托永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为其提供劳务用工派遣。

永诚劳务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各乡镇,以及周边县、市、地州招工,确保企业生产高峰期有充足的农业产业工人使用。同时落实职业介绍补贴,充分调动各乡镇、村委会(社区)和各村民小组的招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完成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任务。

“通过劳务公司统一派遣,基地需要多少人,一个电话公司统一送到,统一了(包吃住)男性普工140元/天、女性普工120元/天的工资标准,并为所有务工人员统一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大大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减轻了用工成本,遏制劳务费用无序上涨势头。”永仁县就业中心主任张念峰介绍。

务工人员高琼姚是从四川攀枝花平地镇来到这里的,她告诉记者,“以前在加油站做保洁工作,一个月就2000元,来到幸福里社区,每个月的收入近4000元,这边条件也很好,工资我也很满意。”

时 评

真正破解企业用工难

临时性用工人员无法提供住宿条件,一直是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的最大困难之一,因为住宿问题,来自楚雄的张得华一直辗转省内多地务工,始终难以稳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工友处了解到永仁“幸福里”社区,便邀约上亲戚,两家人一起来到社区报名,优质的食宿条件、高于市场的工价让他们当即决定留在社区长久工作下去。

针对企业“用工难、留工难”等诸多问题,永仁县大胆尝试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发展新理念,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实地深入调研踏勘,最终在莲池乡建设“幸福里”社区。社区建设面积2000多平方米,能容纳400名产业工人居住。社区里一应俱全的吃、住等配套设施,切实为务工者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农村劳动力的务工环境,真正让务工人员“请得来、留得住”,幸福感升级。

“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透露出多少外出务工人员的辛酸和无奈。群众就近就地务工增收难,导致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无法照顾家庭,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婚恋纠纷等问题十分突出。

永仁县通过整合资源,将闲置校舍、敬老院、办公楼等改造提升为产业工人“幸福里”社区,配套卫生间、洗澡室、食堂、洗衣房、文体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等,免费提供吃住一体、学习培训的配套设施,上下班专车接送,统一购买工伤保险,极大改善了务工环境,让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打工挣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群众普遍反映,“不愁吃不愁住,就近就可以打工,还可以照顾家里,工资也很满意,来到‘幸福里’真的很幸福”。

上一条:提案点击|擦亮“阳光永仁”金字招牌

下一条:永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启动政协提案办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