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永仁县永兴傣族乡小庄、干树子、永兴3个村委会接连发生7起野生动物损毁农作物案件。正值玉米抽穗灌浆的关键时期,野猪、猕猴闯入田间,成片啃倒、踩踏玉米,让农户数月的辛劳瞬间受损,令人痛心。

灾情就是命令。永兴傣族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迅速响应,立即联合村委会、村民小组干部顶烈日、冒风雨、踏田间,第一时间奔赴受灾一线,全面开展实地核查工作。
“这块受损面积还要再核准一下”“来,这个角度再拍一张”……在倒伏的玉米地里,乡、村、组三级干部手拿登记表,穿行于田垄之间,逐地块测量面积、多角度拍照取证、反复与农户沟通确认,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登记越细,理赔越准,老百姓的利益就越有保障。”正在现场忙碌的乡干部小李一边快速填写数据一边说,“我们一定要把损失查细、查实,绝不让农户流汗又流泪!”
“去年我家玉米被野猪毁了,没想到几天就拿到了赔付款,心里踏实多了!”一位正在田头配合核查的农户感慨道。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活动日益频繁,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给部分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挑战。为此,永兴傣族乡积极推进“种植业保险”投保工作,通过“农户投保、保险赔付”的方式,为群众撑起“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的双重保护伞。这一政策实施以来,已成功化解了多起野生动物保护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让受损农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经济补偿,真正实现“野生动物有保护、群众损失有补偿”的治理目标。
目前,核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后续理赔程序正在加快推进。下一步,永兴傣族乡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村组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让更多群众了解并参与保险;同时优化理赔流程,强化部门协作,确保农户在受灾后能够快速报案、高效定损、及时获赔,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粮袋子”和“钱袋子”,让这项惠民政策真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坚实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