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乡镇动态

宜就镇:光伏板“种出”致富路

日期:2025年11月20日   作者:文显霖   来源:七彩云端    点击:[]

宜就镇创新性构建“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产业协同模式,让原本闲置的板下土地变身“聚宝盆”。通过党建引领与多元利益联结机制,364亩板下桑园已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特色样板。

创新模式破局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宜就镇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为核心架构,推动板下蚕桑产业有序发展。364亩桑园通过两种租赁模式激活土地价值:160亩由4户农户自行租赁种植,土地年租金210元/亩;204亩由5个村集体先行投入63.095万元(含桑苗、土地开挖、滴灌等费用),再租赁给专业合作社,亩均年租金650元。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光伏企业植被恢复杂草清理难题,又为农户与村集体开辟了稳定收益渠道。

配套建设加码 产业发展后劲充足

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宜就镇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完善配套设施。投资370万元建成桑园片区供水设施,保障灌溉需求;整合480万元资金,分两大片区建设标准化小蚕共育室1栋、标准化蚕房5栋,总面积达3403平方米。目前小木马梁子片区3栋蚕房已投入使用,席草地片区3栋蚕房已完工待使用;创新探索蚕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铺设 1480 块光伏板,装机容量 780kW,每年可为村集体新增收益 49.07 万元,实现“养蚕 + 发电”双重收益叠加。

效益凸显增收 惠民成果实打实

产业发展过程中,宜就镇通过“务工 + 培训”模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蚕农,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人才动力。累计开展技术培训6场,覆盖300余人次,协调供水保障32次,让农户掌握科学种桑养蚕技能;收益分配严格遵循“343”机制(30%归镇平台公司用于维护与培训,40%壮大村集体经济,30%扶持低收入家庭与养蚕农户),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截至目前,板下桑园已带动13户农户参与养蚕,覆盖281亩桑园,四季累计养蚕558.5张,产值达170.9万元。

下一步,宜就镇将加快剩余蚕房及屋顶光伏电站建设,进一步扩大产业辐射范围,深挖“板上发电、板下养蚕”的资源叠加价值,让板下蚕桑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坚实支撑。

上一条:宜就镇: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护航乡村 全面振兴

下一条:宜就镇:情暖潘古里村 企业担当显 乡村振兴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