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中和镇:野生菌小作坊牵动“银发就业岗”

日期:2025年09月08日   作者:王亚东、沈仁秀   来源:中和镇人民政府    点击:[]

中和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永仁县名副其实的“野生菌之乡”,牛肝菌、青头菌、鸡枞菌等野生菌种类繁多。近年来,辖区内的野生菌收购小作坊应运而生,不仅将山野珍馐送往各地餐桌,更成为激活本地闲散劳动力、特别是部分有劳动能力老年人就业增收的重要引擎,巧妙绘就了一幅“家门口”的幸福就业图景。

据了解,野生菌的采收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9月,小作坊的用工精准对焦了附近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远赴外地、劳动技能单一的留守老年人群体,实行极为灵活的用工管理方式,随到随干、多劳多得,计件报酬,按量取酬,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良性循环。

9月正值野生菌产销旺季,走进中和街的一家野生菌加工小作坊,棚舍内光线柔和,七八个大爹大妈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野生菌清洗、分拣、切片等工作简单易上手、劳动强度适中,非常适合身体硬朗、眼明手快的老年群体,到这里务工的都是附近村子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负责人陈映光介绍说。

“按件算钱,一天五六小时能挣七八十块,在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家里,比在家闲着强。”中和村的张奶奶一边削着菌柄,一边笑着说。这种“计件计酬”的灵活就业方式,让老人们既能赚点零钱,棚舍里忙碌又安稳的氛围,更把“家门口挣生计”的烟火气衬得格外浓。

据悉,中和辖区内的野生菌收购小作坊共10余个,达一定规模的有3个,围绕野生菌收购、分拣、粗加工等环节,日均吸纳就业达30余人,今年以来,已累计带动500余人次灵活就业。对中和镇而言,这些菌子加工小作坊虽规模不大,却精准契合了当地老年群体的就业需求,以“轻量化、接地气、贴民心”的方式,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银发族实现“家门口”就业提供了生动实践。

上一条:永仁县2025年9月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名单公示

下一条:中和镇直苴村:烤烟大户挑大梁 家门口务工增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