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东委员:
感谢您对永仁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您在政协永仁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草莓产业提质增效”第4并4号提案,永仁县政协提案委员会交由永仁县农业农村局办理。现将您所提的提案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关于草莓产业提质增效”的提案,符合永仁实际,符合县委、县政府、苦干实干,绿色崛起,后发赶超,建好“阳光生态花果园”打好“绿色食品牌”大力创建“一县一业”、着力打造一批“一乡一特”产业园、强力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的“建好阳光生态花果园、打好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县纪委牵头,由县纪委书记任草莓产业链“链长”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草莓产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研究制定草莓发展的政策措施。
永仁县草莓自1986年引进种植,已有37年的历史,在全县7个乡镇均有种植。目前永仁草莓主要有黔莓一号、黔莓二号、佳音等品种,品种源主要来自贵州、昆明、玉溪等地。果实外观表现出个大、味甜、果实饱满、果肉细腻、颜色鲜艳、外观漂亮,病虫害少等特点。草莓逐步成为莲池乡等种植区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草莓节的举办、“金果王”评选、农家乐草莓采摘体验,带动了永仁县农旅文化产业的发展,草莓产业形成了永仁农民群众增收的又一个新亮点。据统计2022年全县种植草莓面积1.8万亩,产量3.2吨、实现产值2.3亿元,县农业农村局依托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项目在查利么村建成草莓种植绿色太阳能夜间杀虫灯、白天粘虫板灭虫、生产全过程施用有机肥的“绿色生态”种植科技示范基地200亩,扶持云南风沃农业有限公司在莲池生物产业加工园区建设草莓速冻冷库、仓储保鲜冷4间共3544立方米,投资1800万(政府扶持100万),2022年重点在莲池乡查利么片区投资金1186万元建设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提升莲池乡农业产业设施及装备。在草莓产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到种植、管理、营销环节进行指导调研,并针对品种选育、生产管理两个方面问题,邀请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草莓专家(助理研究员万红老师)授课。2023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具体工作:一是在云南苴彝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麻继仙草莓专家省级基层科研工作站。二是邀请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研究所史亮涛副所长为团长到永仁县开展脱贫县产业发展类项目入库前期技术把关、中期技术指导、后期跟踪服务等技术服务工作座谈讲座3次。三是邀请草莓专家青岛农业大学姜卓俊教授和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阮继伟博士及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农科院经作所、园艺所产业办等单位和专家到永仁县产业基地开展产业调研指导工作。四是草莓产业组织化生产持续推进。开展“金果王”评选工作,获奖者作为农村经纪人队伍重点培养对象。邀请中央电视台二套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和新华社客户端宣传永仁草莓的品牌推介。农民日报社先后两次到我县开展采访。日常监测草莓农残速检草莓571个。有效解决了草莓种植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助推草莓产业向绿色食品发展。
下步,县农业农村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对您提出的提案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的落实:
一、努力建设鲜食草莓批发市场。建设批发市场对永仁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有效地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会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步伐。因此,县农业农村局尽快向草莓产业分管领导、草莓产业链“链长”进行汇报,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衔接有关政策、建设标准和经营管理等相关事项争取多方支持共建鲜食草莓批发市场。
二、加强院所合作助推发展。计划在永定镇或宜就镇建设不少于15亩的草莓脱毒一代组培育苗工厂,实现种苗培育标准化,大力推广优质、病少、纯度高的种苗,从源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在莲池乡水稻生产功能区选择500亩地块,作为优质水稻和草莓旱粮轮作种植示范,逐年建设草莓科技示范核心区1000亩。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带动,逐步推动全县草莓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提升草莓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着力培育草莓品牌上下功夫。依托永仁县风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兴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合立鑫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当地成熟有经验的草莓产品市场营销个体户,大力推广“阳光永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鼓励主体积极参加农博会、南博会、广交会、进博会、网红直播带货、草莓“金果王”评比等推荐交易活动。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加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认定,同时加大“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力度,构建绿色生态草莓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种植区域纳入监管监测体系,推动生产和产品标准统一、区域品牌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全力培育宣传阳光、生态、绿色品牌。
永仁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5日
上一条:永仁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仁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 |
下一条:永仁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政协永仁县第十届二次会议第4并1号提案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