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永仁县卫生健康局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71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2701517648x4-/2024-1127010 公开范围:公开 著录日期: 主题词: 文  号:永卫函〔2024〕15号 生效日期:

永兴乡政协委员活动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提案》,县人民政府已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县于2022年6月启动实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成员的永仁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坚持从“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发展、防疫”六个维度着力,探索实施党委领导下的唯一法定代表人制度,实行总院化管理、中心化运行管理模式。抓实抓细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县域医疗卫生诊疗水平明显提升,人财物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针对您提出的“基层医疗水

平不高、信息化建设运用滞后及

各部门联动机制尚未形成”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坚持高位推动医共体建设

一是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为副主任的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为县域医共体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医管委下设办公室在县卫健局,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医共体各项工作的开展。县财政、医保、人事、编办、发改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推进医疗、医药、医保的联动和高效运行。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医共体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财政、人社、医保部门各司其职,积极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1-5月卫生医疗支出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较去年增长0.59%;医保局出台《永仁县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打包付费2024年实施方案》,建立“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支付机制和结余资金在医共体内合理分配的机制,充分发挥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激励和约束作用。

加强调研,凝聚改革合力。今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指导卫生健康工作1次,促进度、解难题。卫健部门带领医共体赴省外、州外考察学习5次。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因地制宜提出“12345”永仁医改路径。上下一心,全力推动。首次召开乡镇党委书记抓卫生健康工作述职会,压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好卫生健康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政治自觉。强化保障,选优配强医共体领导班子。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对医共体班子运行情况开展分析研判,为医共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医共体平稳运行

一是建立“四会”制度,保障工作落实。医共体总医院每月召开一次医共体党委会、每月召开二次院长办公会、每月召开一次医共体执行院长例会、每周召开一次分院执行院长院务会,定期研究医共体管理、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医共体有序运行。二是实施分级转诊制度,构建有序就医格局。制定了《永仁县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实施方案》,明确基层医疗机构疾病诊疗目录、医共体内部医疗机构转诊流程及转诊对象,完善医共体内、外转诊管理办法,建立医共体内部转诊激励机制,同时制定了《永仁县县域医共体会诊制度》,患者外转前由医共体办公室组织专家会诊,不申请会诊者给予医务人员绩效惩扣,进一步规范医共体内部转诊流程,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三是提取运行管理经费,保障医共体平稳运行。制定印发《永仁县县域医共体总医院领导班子及兼职岗位人员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试行)》,提取医共体10家成员单位上年度可供分配收支结余的2%作为2024年度县域医共体总医院运行管理经费,共提取运行经费46.3万元。

(三)建强基层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每年我县均派出1-2名医生到州级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二是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每年均按要求派送新进岗位的医师接受2-3年的规范化培训,2020年以来所有编内新进医务人员均全部报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是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自2018年以来卫生院每年均有本科定向生入职,人员整体素质有提高。四是每年至少集中组织一次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业务能力现场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诊疗服务能力。2024年上半年组织了乡村医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培训及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业务能力现场培训班,乡村医生培训全覆盖。五是资源、人员共享,实现人员统一使用。印发《永仁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员柔性流动实施办法(试行)》,在医共体内实施编制总量管理,实行大岗位制,打破单位、科室之间限制,合理轮岗、柔性流动,建立可上可下的人员管理机制。六是强帮带。医共体总医院建立了医疗、护理、公卫团队,根据基层医院需求和短板,组团下派专科医生定期到基层坐诊。聚焦创建国家推荐标准的卫生院(永定、宜就、中和)进行重点帮扶,办理多点执业35人,每逢赶集日派科室主任、业务骨干到乡镇分院坐诊,共计达300余人次,口腔科长期派驻医师帮扶指导,县级评审专家每组每周下乡帮扶1人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同时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

(四)加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打通信息壁垒

县卫生健康局积极在“互联网+智慧医疗”建设上加强资源整合与互联互通,全面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以县医共体总医院为信息化建设牵头部门,以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县乡村三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分级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投入1000万元实施县乡村三级信息一体化建设项目,构建统一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有效打通了县内各医疗机构信息壁垒,实现就诊患者信息共享、诊疗和检验结果查询、转诊转院及业务、财务数据共享。下一步将积极推进5000万元专项债券的医共体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建设,与永仁县仁诚城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委托代建协议,建设方案经过多次研讨证,完成智慧医院建设设计,四个项目建设标段于5月中旬挂网公示,一二项目标段于6月初进行公开招标,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通过智慧医院项目建设,医共体县乡村三级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级乙等标准。

二、目前工作成效

(一)就医秩序日趋合理,分级诊疗成效初显。医共体总院制定分级诊疗实施方案》,明确医共体内收治病种和上下转病种,明确功能定位,规范医生行为,提升自身能力,主动减少过度医疗。畅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乡镇确需向上转诊的患者,由总院为其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患者病情平稳转回分院的,总院派经治医生跟踪指导后续诊治工作。严格外转审批,对不遵守基层首诊、逐级转诊的患者降低医保报销比例,逐步形成“无序就医”向“有序就医”转变的就医新秩序。2024年1-3月县域内住院患者占比86.07%,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1-5月县外转诊人次减少252人,外流率下降10.33%,医保资金外流减少42.87万元,县域内医保资金使用率69.34%。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41.33%,2023年楚雄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评价永仁县位列全州第2名。

(二)优势资源合理流转,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二级医院提质达标达标工作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已通过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验收。二是急诊急救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巩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创建成果。100%的乡镇卫生院建成慢病管理中心,建成心脑血管救治站4个,7个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全州120院前急救统一调度。7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胸痛救治单元,中和卫生院开展卫生院首例胸痛患者溶栓。四是重点专科建设成效明显。县中医医院在建老年病科、骨科2个中医特色专科;县人民医院在省级“补短板”重点专科2个(急诊科、消化内科)及州级重点专科3个(普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五是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通过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及“社区医院”创建,截至目前7家乡镇卫生院均完成创建(达到推荐标准1家、基本标准6家),1-5月乡镇卫生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项。

(三)资源共享,提升患者就医便利度。医共体总院下派专家帮助有条件的分院新开设中医针灸理疗、口腔等专科。实施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有效解决“三长一短”问题,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县域内百姓不出县、不出乡就可以享受三级医院专家的服务,今年以来邀请三级医院专家会诊120例。医共体内部整合资源,检查设施设备共享共用,增加患者就医便利度,减轻患者就医负担。1-5月乡镇开单县级检查403人,远程心电1550例,远程影像880人次。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落实国家、省、州要求,坚持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确定的“12345(一个中心管健康,两个目录促规范,三个共享提效益,四个着力强推进,五项举措抓发展)”永仁医改路径不动摇,把医共体建设这项惠民工程做实,逐步提升全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群众能切实感受改革带来的普惠。

感谢您对永仁县卫生健康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卫生健康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孟从平 0878-6726570)


上一条:永仁县卫生健康局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永仁县教育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仁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2号提案的答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