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委员联络委:
你们在永仁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医医药康养的提案》已交我局牵头负责办理,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全县中医药康养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关于促进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同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县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一家,县人民医院、县妇
幼
保健院均设有中医科。乡镇卫生院有7家,均建有独具特色、功能齐全的中彝医馆,能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服务,100%的乡镇卫生院中彝医馆均能提供6类
10项以上的中医药服务;71个村卫生室,其中有11个设置中彝医室,3个设置中医阁。其余卫生室均建成标准化卫生室,90%的村卫生室能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中医药服务。县级1家民营医疗机构开设中医科或针灸推拿科,将中医适宜技术全面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与西医形成优势互补;中医诊所2家,均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
二、我县推进中医药康养事业发展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强化资金保障,持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先后争取融资贷款1.17亿元建设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县中(彝)医医院门急诊综合楼投入使用。投入10万元新建中和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康复室投入使用。2021年争取专债资金1.05亿元用于永仁县中医医院新住院综合楼目前装修完工,预计2024年7月投入使用。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馆建设项目50万元用于5家卫生院中彝医馆建设,基层康复科建设项目90万元,用于3家卫生院康复科建设,全县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
(二)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在“医”的基础上拓展“养”的功能。一是健全完善“医养结合”机制体制,探索县中医医院在“医”的基础上拓展“养”的功能。积极申报县中彝医医养结合建设项目6000万元用于县中医医院老住院楼改扩建建设,按照《永仁县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县中医医院安宁疗护病区建设,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目前正在办理养老机构备案。二是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根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4年度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示范机构和优质服务单位建设工作方案通知》要求,县中医医院、永定镇卫生院分别开展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建设工作,已于6月开展申报。三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永仁阳光四季康养公寓是我县唯一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院内设医务室,实现从传统粗放型养老服务到精细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转型升级。四是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优化老年人看病就医环境。截至目前,全县9家医疗机构紧紧围绕“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务、老年友善环境”,已全部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三)加大传承力度,助推中医药康养发展。一是县中医医院积极申报云南省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张星群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开展创建工作,今年为建设周期第二年,目前有继承人5名,重点指导2家乡镇卫生院、中医师2名,村卫生室2家、村医2名,不定时至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充分发挥了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二是积极争取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不断加强我县名老中医专家传帮带作用。
(四)持续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工程,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一是积极组织中医类人员参加中彝医药知识培训。2019年以来,先后选派县乡村中医医师49名到州中医医院、楚雄医专参加为期1—3个月的中彝医药知识和适宜技术培训,目前认定中彝医医师38人。现正按照《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2024年楚雄州彝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乡村专项)考核(试点)》通知要求,正在开展报名材料初审,目前有20余人报名。二是充分发挥县中医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阵地作用,每年积极组织乡村医生及卫生院骨干中医师、临床医师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理论和实践培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运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运用培训1期,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人员及村卫生室村医共120余人参加培训,巩固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获得优质中医药服务。三是实施县级资源下沉,5月到宜就卫生院义诊开展针灸、推拿、穴位贴敷治疗、中药熏药、中药封包等适宜技术,让群众就近获得优质中医药服务。
(五)强化对口帮扶,资源下沉,提升县域中彝医药服务质量。省州三甲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实施“组团式”对口帮扶县中医医院。一是三甲医院优质医生长期派驻坐诊。先后派出10余名医生至我县中医医院坐诊,通过全面对接三甲医院高端医疗资源,着力提升我县中医药服务整体水平,让县域群众不出县就可以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二是建立专家工作站。2021年以来建成“云南省中彝医医院、楚雄州中医医院李育红二级专家工作站”、陈海玲、刘春贵专家工作站,江长海、鲁宁、程晓亮专家团队工作站,不定时至县中医医院坐诊,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
(六)强化氛围营造,全面提升中医药健康素养。一是在中彝医药馆建设中通过壁画、屏风、灯笼等装饰展现中医元素,体现出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二是在县乡医疗机构中医科、中医馆走廊、候诊区、诊室、理疗室等区域对名老中医简介、中医病名和术语、中医体质辨识、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方法等中医药基本知识进行宣传展示,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三是提升打造县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和中医适宜技术展览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文化;四是积极开展中彝医药“六进”活动,通过开展“中彝医药知识进校园”活动,发放中彝医文化科普读物16册、出宣传黑板报16期、勤工俭学基地种植中彝医药4种、健康知识讲座7场,教职工中彝医知识知晓率达96%,在校学生中彝医药知识知晓率达92%以上;五是充分发挥县融媒体中心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利用“两微一端”宣传渠道,广泛传播和普及中彝医药防病治病知识,提高公众对中彝医药的认识和了解,弘扬中彝医药文化,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在《七彩云端》APP“健康永仁”专栏下积极刊载中医药相关稿件累计149条,在永仁电视台播出了《夏季养生》《针灸推拿》等健康知识讲座3期共540次,介绍了实用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以多形式、多途径向群众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彝医药的良好格局;六是鼓励引导各类酒店和餐饮企业创新养生菜品、科学提升改良健康菜谱,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滋补类膳食,深度开发养生药膳和保健药材;七是加强对永仁臭菜、松露、野坝子、油橄榄等药食同源品种的科研和产品研发,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态、绿色、有机健康食材的需求,依托野生达公司、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等大力发展药膳产业,倡导合理饮食调养。
虽然,我们在中医药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政策,进一步统筹全县中医药资源,大力推进永仁县中彝医药康养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有效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联系人及电话:孟从平 0878—6726570)
上一条:永仁县卫生健康局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的答复 |
下一条:永仁县卫生健康局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94号提案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