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永仁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仁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2701517648x4-/2025-0102010 公开范围:公开 著录日期: 主题词: 文  号: 生效日期:

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曹耕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县公共文化场馆社会效益的提案(第65号)》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永仁县图书馆、文化馆基本情况

永仁县通俗图书馆成立于1924年,1984年1月改名为永仁县图书馆,位于老城区太阳广场。现图书馆大楼占地面积835.9平方米,馆舍面积2708平方米。今年4月图书馆投资了450余万元完成改造,改造后,日均接待读者400人次以上,截止今年6月累计接待读者24202人次。图书采购目标:自“书香永仁、收藏阳光”募捐活动开展以来,县上各级领导带头捐书全县干部群众和爱心企业掀起了捐赠热潮,永仁县图书馆共收到价值40万元的图书1万余册。读者服务目标:在读者服务方面,图书馆举办67场读书分享阅读活动、5场专场讲座,吸引了超过4000名读者参与。此外,读者满意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较去年提升了10%。永仁县文化馆于民国20年(1931年)通俗图书馆改称永仁县民众教育馆,馆址位于中山公园,民国24年(1935年)迁到武庙,1950年县人民政府接管成立永仁县人民文化馆,现场馆于2012年投资800多万元,仿制我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和传统民居建筑群中的夏家大院四合八天井、走马转角楼古式风格建设,占地面积99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928.79平方米,2023年整合沪滇协助项目资金和文化馆提升改造资金175余万元,打造了苴却砚文化展示区、苴却砚沉浸式体验区、彝族刺绣沉浸式体验区、彝族刺绣工艺展示区、彝族刺绣产品展示区、培训教学活动区、彝族刺绣研发中心等14个展厅。

二、办理情况

(一)县图书馆提升改造后可收藏纸质图书12万册,同时容纳读者760人;文化馆提升改造完成后可容纳300人左右;项目完成后,可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图书馆推出了四个特色课程:1.品读经典阅读课程,聘请文化专家、社会名人担任阅读推广大使,推荐经典作品,组织经典名著赏析讲座,举办各种形式阅读分享会,打造“书香永仁”阅读示范基地。2.开展阳光永仁红色廉政课程。以读书活动室为阵地,助推全县各单位举办读书会、支部活动和团建活动,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学习党史和各项法律法规,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3.开展“书香永仁”亲子阅读课程。利用幼儿绘本区、青少年阅读区资源,联合学校、工会、妇联等单位组织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做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让阅读成为温暖快乐的生活习惯。4.开展传承文明知识节阅读课程。图书馆制定了“书香永仁”二十四节气读书活动方案,组织各单位开展读书活动。我们的计划既能让大家将增强对24节气的认识,又巧妙穿插了各种具有纪念意义的节庆,如立春的活动计划是“书香迎春,年味满馆”送春联、主题展览、文化讲座、书法体验;立秋是建军节活动,“红色传承,书香致远”红色书籍展、主题讲座、观影活动、VR体验;白露是教师节活动:“师恩难忘,书香传情”优秀教师推荐、教师座谈会、师生共读、教育讲座;寒露是国庆节活动:“祖国华诞,书香共庆”国庆主题展览、文化沙龙、爱国影片放映、朗诵比赛,阅读活动。

(二)提升改造后的永仁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将群众文化馆、彝族刺绣、苴却砚展示馆、文化旅游融合馆为一体,按照文化馆免费对外开放的服务功能,每周达56个小时。里面引进了旅行社、彝绣协会、苴却砚企业,将展示、销售一条龙的新型文化空间,由文化馆统一管理,分别运作的方式运营。大量的满足永仁县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全面的展示了永仁县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永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平台;打造了永仁县城文化旅游新地标,每天游客量达到100多人,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培育一批文化宣传队伍,探索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了文化馆阵地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永仁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文化工作给予支持。

永仁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15日


上一条:永仁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仁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8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永仁县投资促进局关于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