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探索“小网格” 撬动“大安全”实践

日期:2025年09月11日   作者:   来源:原创    点击:[]

安全生产是基层治理的“底板工程”,基层治理“微网格”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永仁县针对传统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责任悬空、覆盖盲区、响应滞后等问题,创新探索将安全生产监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微网格”体系,充分发挥微网格员“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推动安全生产监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出“网格化+专业化+数字化”的融合路径,实现监管触角从“单一专业”向“全域融合”的深刻转变,织就了一张全域覆盖、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安全生产防护网。2025年上半年,全县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破解传统监管的“三难”困境

永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责任悬空、覆盖盲区”问题,探索职能联动融合,打通风险隐患感知“最末梢”。

构建组织体系。将安全生产职责有机嵌入现有“乡镇、村(社区)、微网格”基层治理架构。全县按照区域和行业领域划分为三级网格,一级网格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网格长,县级领导为网格员,分片挂点7个乡镇,挂联重点产业工作推进组16个、重点项目工作推进组19个、重点项目19个、重点企业42个、规上工业企业27个,履行包保责任,开展安全生产明察暗访。二级网格由7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任网格长,乡镇班子成员、县级挂包部门领导作为网格员,分片挂点63个村(社区),落实风险研判提醒、执法检查、专项治理、隐患排查等措施。三级网格由63个村(社区)书记、主任任网格长,以“地域相连、居住相邻、户数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优化“微网格”3012个,从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热心公益的群众中选聘微网格员3012名,严格落实“问题发现机制、及时上报机制、快速处置机制、反馈跟踪机制”四项机制,履行好安全网格员职责,实现安全生产责任与网格治理责任“一肩挑”。

明确职责清单。结合永仁县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全覆盖全链条常态化闭环管理、永仁县全领域全覆盖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制定《永仁县安全生产“大家查、社区喊、部门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发现主体、吹哨主体、吹哨平台、报到主体的范围和职责,各乡镇、各部门主动认领任务清单,将消防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房屋安全、小作坊小场所安全、公共设施安全、自然灾害风险初判、初期应急处置、安全宣传等核心职责融入任务内容,让各级网格员“照单履职、有的放矢”。开展专题安全教育培训35场次,787人参与;开展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检查事项宣贯15场次,培训人数529人。

整合力量资源。整合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消防、住交、市场监管等19家部门下沉至村(社区)的协管力量,明确各部门的应哨责任,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形成“网格巡查+专业监管”互补格局。目前,9家应哨部门响应吹哨事项10件,如,完成30个小区消防检查,整改隐患48条;督促职能部门落实13件护民实事清单和34件政府挂牌督办事项,推动责任落实在网格、风险发现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安全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四项机制”实现闭环管理

永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响应滞后”问题,探索机制融合,织密织牢全域覆盖“责任网”。

问题发现机制。制定基层网格定巡“常态查”、常态入户走访“向下查”、信息平台“实时采”的全领域全覆盖发现问题机制,严格落实“三必到”,即安全生产巡查必到(日常监管到一线)、安全隐患整改必到(督促跟踪到现场)、安全事故(险情)先期处置必到(应急响应到前沿)等要求,直触安全生产发现问题最前沿,为“问题早发现、隐患早排除”奠定基础。截止目前,村级落实“三必到”要求累计1953余次,排渣重大隐患157条,推动全县92041栋自建房全面排查整治;防汛期间,网格员主动发挥作用,有效完成灾情核查等工作,如维的乡网格员深入5个村委会24个村民小组做好418户1522人的灾情核查上报等工作。通过各信息平台发现问54件,解决问题54件。用好城乡应急广播系统,通过广播系统提醒群众需要注意的事项126次,接到群众上报问题18件,已全部完成整改。

及时上报机制。理清突发性问题及时报告、综合性问题全面报告、一般性问题积极报告主要职责内容,明确网格员工作任务,确定“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机制。目前,接到上报事项126件,未接到重大事项报告。

快速处置机制。认真落实“七天工作法”,制定“村级处置、上级处置、联合处置”工作流程,建立“村级主动认领快速处置、乡镇分析研判分级认领快速处置、行业部门落实应哨责任”的快速处置闭环工作机制,督促网格员常态巡查发现问题、村(社区)精准‘吹哨’上报问题、职能部门快速响应‘报到’解决问题工作,打通基层安全监管“神经末梢”。目前,村级处置问题630余个,上报乡镇指挥调度平台问题315个,乡镇进行风险研判分级后,乡镇分批处置300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处置15个,淘汰变型拖拉机35台,安装独立烟感报警50个,对全县2718.33公里公路,疏通480处,路肩养护420公里,桥梁疏浚24道,清理危树36棵、塌方142方,修复护栏208米,设警示标志86处,清理落石1600余处;整治应急逃生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打通1处,实现了精准识别、精准监督、精准管理,让微网格治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反馈跟踪机制。职能部门在现场处置过程中或处置完成后,及时将处置进展、结果、法律文书等通过平台或规定方式反馈至乡镇指挥中心和“吹哨”村(社区),村(社区)负责将处置结果告知相关网格员、群众或隐患责任主体。村(社区)和网格员对职能部门反馈已处置完成的隐患进行现场复核确认。确认隐患确已消除后,在平台或台账中进行销号处理,对整改不到位或存在反弹的,再次“吹哨”上报。

“小网格”释放“大能量”

责任落实从“虚化”到“实化”。通过微网格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具体人、具体事,过去“九龙治水”的局面变为“一格统管”。如,宜就镇聚焦“四责”明边界,治理触角“伸到底”,探索红黄绿三色标识法,针对性开展红户、黄户、绿户精准管理,让网格成为安全生产监管的“前哨站”。县应急局下沉企业帮扶指导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6家6次,指导3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建设。

隐患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网格员每日巡查、群众参与监督,推动隐患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预防”。2025年以来,通过微网格发现并整改隐患1668处,分类有序推进住宅小区楼宇电梯安装智能阻止系统57部查处货车超限84起,货车超员6起,小车超员4起,开展道路运输打非治违行动6次,开展网约车专项整治4次,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

群众参与从“旁观”到“共建”。通过各类模拟演练、网格员入户宣传、群众类会议的警示教育、广播平台轮番播报等,群众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加强,积极参与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中,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2025年,全县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的群众达0.5万人次,6家企业为47人购买3.6万元安责险,7个乡镇建立了17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治理效能从“低效”到“高效”。充分发挥网格员安全生产“前哨”作用,实现日常巡查全覆盖、无死角,提升隐患主动发现率;村(社区)有效履行“吹哨人”职责,准确研判风险,精准对接上报,确保信息传递高效畅通;职能部门接到“哨声”后,快速响应、主动“报到”、协同处置,缩短隐患整改周期。

上一条:永仁公安法治教育进校园 点亮开学第一课

下一条:永仁县:闲置农房的“新生” 撑起康养旅居新名片